利率
美股雷達
據《CNBC》周四(17 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急於降息,甚至考慮撤換聯準會主席鮑爾 (Jerome Powell),但華爾街警告此舉可能弄巧成拙。摩根大通(JPM-US) 指出,解職鮑爾恐損害央行獨立性,推升長期利率並增加通膨風險。川普周三否認計畫撤換鮑爾,但表示「不排除任何可能性」。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07/16)野村腳勤觀點:留意第三季可能出現的風險隨著 7/9 關稅豁免期結束,川普政府陸續公布關稅協議或直接發出通知,並於 8/1 正式生效,目前來看市場目前將貿易夥伴分為三類:已達成協議(如越南);積極談判中,預期稅率落在 10~20%;談判進度緩慢或經濟體較小,可能面臨較高稅率。
美國達拉斯聯邦準備銀行總裁羅根(Lorie Logan)週二(16 日)表示,鑒於川普政府重新啟動的關稅政策帶來潛在通膨上行壓力,聯準會(Fed)可能需要在一段時間內維持利率不變,以確保通膨率維持在低位。根據《路透》報導,羅根指出:「我的基本預測是,我們需要在一段時間內維持適度限制性的利率,以完成讓通膨率穩定回落至 2% 目標的任務。
英國 6 月份年度通膨率意外升至 3.6%,高於 5 月份的 3.4%。此數據出乎市場預期,因城市經濟學家曾預測通膨率將維持在 3.4%。英國國家統計局 (ONS) 指出,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已創 1 年多來新高,剔除波動較大的食物和能源成本後的核心通膨率亦從 3.5% 升至 3.7%。
基金
川普關稅政策變數仍在,但美股受到政策面不確定性的影響似乎已經降低,面對美股指數展現續創新高的氣勢,此時應該勇敢追高還是等待拉回再進場?野村投信表示,統計顯示,只要秉持「長期投資 (至少 3 年)」以及「股六債四」兩個原則,以近 20 年的經驗來看,滾動投資 3 年的平均報酬率在 20% 以上,滾動正報酬機率高達 88%,若時間拉長至 5 年,表現會更加出色。
基金
◼ 川普上週已向多數國家完成新一輪關稅通知,並將關稅談判截止日期推遲 至 8/1,但市場反應相對鈍化。◼ 在與美國的十大貿易逆差國當中,僅剩台灣、印度尚未公布,而川普也提 到針對其他尚未收到信函的貿易夥伴,預計將實施 15%~20% 的全面性關稅。
基金
台灣對等關稅議題未定,財報法說即將來臨,市場觀望心態濃厚,台積電 7/17 將舉行法說,市場高度關注,台股處在 22400~22800 點區間拉鋸,但只要關稅不要太出乎預期的差,加上第三季以後 FED 表明不排除再降息 2-3 碼,台股下半年仍有機會跟隨美股再挑戰 23000 點大關。
美國總統川普公開要求聯準會(Fed)將基準利率降至 1%,以降低政府借貸成本,方便支應其支出和減稅法案造成的龐大赤字。不過,1% 的超低利率通常是經濟陷入危機時的應對措施,恐非經濟穩健的標誌,且可能引發反效果。《路透》報導指出,目前美國雖維持接近充分就業、經濟持續成長及通膨超過 2%,若因政治壓力大幅降息,恐令投資人懷疑聯準會獨立性,削弱市場信心。
國際政經
近來美國總統川普加大對聯準會(Fed)主席鮑爾的批評力道,周一(14 日)他再次猛烈抨擊鮑爾不降息的決定。「我國的聯準會主席很糟糕,真的很糟糕。」川普在白宮表示:「我已經試著對他客氣了,但沒用。」川普再次炮轟鮑爾是「榆木腦袋」,並表示利率應該低於 1%。
債券
日本、德國、英國和法國等國的長期債務殖利率週一 (14 日) 上漲,原因是市場對不斷擴大的財政赤字日益擔憂,削弱了需求。日本 30 年期公債殖利率創下兩個月來最大漲幅,而德國同期公債殖利率則逼近 14 年來的最高水準。對於這些國家而言,財政問題正取代央行利率政策,成為主要關注焦點。
根據 Bankrate 2025 年房貸利率趨勢調查顯示,經歷疫情後房市熱潮 5 年,美國屋主對於重返房市似乎日趨謹慎。主要調查結果• 購屋意願低落:約有半數 (51%) 的美國屋主表示,無論今年房貸利率如何變動,他們對於購買另一套房屋感到不適應,這一比例比 2024 年的調查結果上升了 13 個百分點。
基金
2024 年全球市場因 AI 與機器人技術的快速發展掀起投資熱潮,相關概念股表現亮眼,吸引大量資金湧入。然而,進入 2025 年後,市場情勢明顯轉變,美國總統川普重返政壇,關稅政策反覆、加上中東地區地緣政治與降息時程不確定性增高,投資人開始意識到,過度集中於美國市場或單一產業的投資策略,已難以應對當前的挑戰。
基金
美日談判陷入僵局,主要卡關在 2 項議題,一是農產品,川普更是在社群發文指責日本國內面臨米荒,卻拒絕進口美國稻米;另一個是日本無法接受高達 25% 的汽車關稅。而日本之所以態度強硬,在於這兩項爭議不僅牽扯經濟利益,更是與日本國內政治局勢密切相關,此次談判時間點相當敏感,日本參議院改選在即,而農民與汽車業工人更是自民黨長期支持基本盤,若對美讓步,恐流失大量票源並衝擊選情。
基金
美國總統川普 7 月 7 日起發出一波波對等關稅稅率通知函,台灣遲未等到通知函。在前景未明下,台股投資人只敢做短不敢做長。理財專家建議,現在有一檔高股息 ETF 配息率逼近 15% 適合做為資金避風港,將於 16 日除息,最後買進日只剩倒數兩天。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周五 (11 日) 報 7.1475,較上日調升 35 點,創下自 2024 年 11 月 8 日以來最高水準。機構認為,這波升值主要受市場對美元需求下降,以及中國經濟前景樂觀的共同影響。近期以來,中國交易商正減少對美元的需求,緩解了銀行體系的美元短缺問題,為人民幣進一步升值創造條件。
基金
輝達 7/9 股價一度創歷史新高,市值突破 4 兆美元大關,成為全球首家達此門檻公司,增長速度超過蘋果和微軟,成為第 3 家市值超過 3 兆美元的美國企業。微軟、Meta、亞馬遜和 Alphabet 這 4 家科技巨頭貢獻了輝達 40% 以上的營收。
南韓央行 (BOK) 今(10)日宣布維持基準利率在 2.5% 不變,但多數理事會成員暗示未來三個月可能再次降息,主要因為美國關稅政策帶來「重大」經濟不確定性。這是 BOK 自 2023 年 10 月以來連續兩次降息後,首次暫停寬鬆步伐。自去年 10 月以來,BOK 累計降息 100 個基點,先後於 10 月和 11 月分別下調 25 個基點。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07/09)野村腳勤觀點:營收表現強,但匯損影響仍待檢驗從已公布的 6 月營收顯示,多數企業受惠於上半年關稅拉貨潮,營收表現亮眼,普遍呈現雙位數成長,股價也同步反映投資人樂觀情緒。
基金
川霸總自重返白宮以來,已多次發文抨擊鮑主席是「慢郎中」、「傻瓜」、和「頑固的騾子」等,也對聯準會維持利率穩定的決定表示強烈不滿。然面對接連的政治壓力與通膨挑戰,鮑主席重申聯準會的獨立性,強調聯準會決策的唯一目標是為全民帶來經濟穩定,將根據客觀且不受政治影響的分析來做出貨幣決策。
基金
美國政策面的高度不確定性造成台股今年上半年的震盪起伏走勢,隨著對等關稅議題逐漸塵埃落定,第三季來自政策面的干擾或可降低,但焦點將放在景氣趨緩以及美元走弱對企業獲利的影響。野村投信認為,2025 年企業盈餘成長因關稅及匯率等因素出現下修,但其中仍不乏亮點,選股變得更加重要,產業面仍是聚焦需求強勁的 AI 相關族群,逢低可持續布局,傳產則以綠能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