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新
台股新聞
華新 (1605-TW) 今 (21) 日召開法說會,總經理潘文虎指出,如果俄烏戰爭落幕,對華新是非常有利的,主要是旗下不銹鋼業務有望受惠,並進一步搶攻重建商機。 潘文虎表示,旗下義大利 CAS 目前所製造的產品橫跨多種產業,包括汽車、石化、石油、天然氣等;英國 SMP 則以高端產業為主,生產包含勞斯萊斯、飛機引擎、航太及核電等;去年第四季併入的 DMV,客戶則以核電、石化、石油、天然氣及汽車為主。
台股新聞
華新 (1605-TW) 今 (21) 日召開法說會,2024 年營收 1793 億元,稅後純益 28 億元,每股純益 0.69 元。此外,董事會通過盈餘分配案,決議每股配發 0.5 元現金股利,配發率達 72%。 華新 2024 年第四季營收 467 億元,季增 7%,年增 8%;毛利率 5.1%,季減 0.8 個百分點,年減 0.5 個百分點;營益率 - 0.2%,季對季、年對年皆轉負;稅後虧損 6 億元,較去年第三季轉虧,年對年虧損擴大,也是 39 季以來首度轉虧,每股虧損 0.15 元。
台股營收
本次公布1月營收一覽截至台北時間2025年2月15日07:55,彙整前一日公布1月營收的大型公司(資本額>=50億),共計237家。下方分別以公布當日的年增率及月增率做前三名排行:本次公布營收年增率前3名成長排行 公司名稱 月營收 YoY 華新-電器電纜 141.07億 4.1% 本次公布營收月增率前3名成長排行 公司名稱 月營收 MoM 華新-電器電纜 141.07億 3.3% 1月已公布營收一覽截至目前,已公布1月營收報告(資本額>=50億)的家數累計達237家。
專家觀點
【台積電最快下週回穩】台股今收週線功虧一簣、沒有完成週線連四紅的走勢,其中的關鍵來自於大跌 246 點的走勢中,台積電 (2330-TW) 一檔就貢獻超過 240 點,主要原因仍在於川普在簽署對等關稅備忘錄時再度強調台灣偷走美國的晶片生意,同時之前考慮對台灣晶片課稅在 2/18 將會有結果,而川普一再談到英特爾 (INTC-US) 以及要美國要確保最先進的 AI 晶片在美國生產,也讓市場傳出台積電被迫要技術支援或成立合資公司的說法,這也是最近期英特爾股價強彈的主要原因,不過一切的結果在 2/18 之後都將明朗化,而且不論結果如何,都有利空出盡的機會。
台股新聞
近期國際銅價止跌回升,加上華新 (1605-TW)1 月營收年月雙增,激勵華新今 (14) 日漲勢凌厲,帶量漲逾半根停板。 華新今天早盤以 26.35 元開高走高,盤中最高漲至 28.15 元,漲逾半根停板,截至上午 10 點 30 分,股價暫時報 28.05 元,漲幅 7.27%,站上所有均線,成交爆量超過 7 萬張。
台股新聞
今日 MSCI 公布季度調整,台股權重三升,全球標準指數新增台光電 (2383-TW)、嘉澤(3533-TW) 兩檔個股,並將華新 (1605-TW) 與南亞科 (2408-TW) 從標準指數調整進小型指數中,並新增台灣虎航 (6757-TW)、ITH-KY(6962-TW)、錼創科技 - KY 創(6854-TW)、星宇航空(2646-TW)、萬潤(6187-TW)、志強 - KY(6768-TW)、康霈 *(6919-TW)、振樺電(8114-TW) 等,共 10 檔個股。
台股新聞
嘉義今 (21) 日凌晨發生規模 6.4 強震,帶動線纜廠華新 (1605-TW) 今天早盤紅通通,漲幅超過 2%,站回月線。 華新早盤以 24.2 元開高走高,盤中最高漲至 24.3 元,漲幅超過 2%,截至上午 10 點 20 分,股價暫報 24.25 元,漲幅約 1.89%,重新站回月線,成交量超過 8000 張。
台股新聞
外資放假,台股今 (26) 日量縮震盪小漲 26 點,外資買超 34.58 億元,但台指期淨空單增 1656 口至 3.86 萬口,期現貨不同調;外資今日持續加碼買超遠東新及華新,賣超除了同樣為華南金、航運族群外,也翻臉大砍佳能 8487 張。
台股新聞
華新 (1605-TW) 今 (8) 日召開法說會,第三季受到不銹鋼事業以及資源事業下滑影響,導致第三季獲利表現不佳,稅後純益僅 4 億元,較第二季以及去年同期皆衰退逾 8 成,每股純益 0.09 元。不過,持續看好電線電纜事業第四季展望。 華新第三季營收 438 億元,季減 9%,年減 5%;毛利率 5.9%,季減 2.6 個百分點,年減 2.5 個百分點;營益率 0.5%,季減 2.9 個百分點,年減 3.7 個百分點;稅後純益 4 億元,季減 84%,年減 82%,每股純益 0.09 元。
台股新聞
華新 (1605-TW) 今 (1) 日宣布,旗下持股 70% 的義大利子公司 CAS 以 1.16 億歐元(約新台幣 40.23 億元),完成收購德國無縫鋼管製造商 MST 100% 股權,此次收購助力 CAS 優化熔煉產能,增強 CAS 在產業的競爭優勢,使 CAS 發揮垂直整合綜效。
台股新聞
華新 (1605-TW) 公告 9 月營收 145.03 億元,累計今年前三季營收 1326.04 億元, 單月營收以及前三季營收皆呈現年減。華新指出,持續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電纜市場下半年將有望優於上半年。 華新 9 月營收 145.03 億元,月增 2.39%,年減 13.52%;累計今年前三季營收 1326.04 億元,年減 9.5%。
台股新聞
華新 (1605-TW) 今 (2) 日召開股東會,公布第二季財報表現亮眼,稅後純益達 22 億元,年增 1.2 倍,每股純益 0.55 元。華新也指出,隨著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加大拉貨力道,看好下半年電纜市場將優於上半年。 華新提到,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持續加大力道,包含建築以及工業建廠的需求也逐步增加,看好電纜市場整體展望,下半年有望優於上半年。
台股新聞
華新 (1605-TW) 今 (2) 日召開董事會,決議通過參與華邦電子 (2344-TW) 現金增資。華新指出,目前華新持有華邦電 21.99% 的股份,基於 AI 帶來的半導體產業發展前景,同時配合長期投資規劃,將以每股 21 元、總認購金額不超過 30 億元參與華邦電現增案。
台灣房市
座落台北信義區指標性商業辦公大樓華新麗華大樓,在仲量聯行顧問協助下,於今年 6 月取得約 1 萬 8,700 坪的 LEED O+M 黃金級認證,比原預期的時間提早四個月取得認證,讓這棟啟用 15 年的信義區 A 級辦公大樓,正式晉身綠色認證商辦行列。
專家觀點
銅價創歷史新高,兩大未來趨勢都需要用到大量的銅。(一) 能源轉型的需求,不管是電動車、電網、風力渦輪機,銅都是必備材料(二)AI 成長趨勢,銅是 AI 資料中心電纜的關鍵材料。國際能源署 (IEA) 估計,AI 資料中心電力需求量,從 2022 年的 460 兆瓦到 2026 年將增加到 1000 兆瓦。
台股新聞
美股今晨漲跌不一,華爾街看好輝達 (NVDA-US) 財報,科技股領軍上漲,道瓊跌約 0.5% 標普持平小漲,科技股那指漲 0.6%,費半則是大漲逾 2%。紐約黃金期貨上漲 0.5% 再創歷史新高,LME 倫銅上漲 2.2% 創下歷史新高,鎳鍚白銀都續創波段新高。
台股新聞
華新 (1605-TW) 董事長焦佑倫指出,不銹鋼事業恢復正常水準、電線電纜事業穩定成長、資源事業則受惠鎳價回升,加上台電強韌電網計畫與綠能產業挹注,看好下半年營運優於上半年,激勵今 (20) 日股價放量衝高,漲逾半根停板。 華新今天早盤以 36.95 元開高走高,盤中最高漲至 38.7 元,漲逾半根停板,且站上所有均線,成交爆量超過 4 萬張。
台股新聞
瀚宇博 (5469-TW) 轉投資 PCBA 廠精星 (8183-TW) ,在中國大陸新能源車廠首季降價壓力大增之下,今 (7) 日公布的 4 月營收仍不振,單月營收 4.89 億元,月增 19.99%,年減 3.92%,累計 1-4 月營收 17.99 億元,年減 10.5%。
台股新聞
瀚宇博 (5469-TW) 轉投資 PCBA 廠精星 (8183-TW) ,在中國大陸新能源車廠首季降價壓力大增之下,加上春節工作天數少,第一季財報稅後純益 5481 萬元,每股純益 0.45 元;在第二季訂單能見度也不高且售價壓力依舊,但預估營收略優於上季。
台股新聞
瀚宇博 (5469-TW) 轉投資 PCBA 廠精星 (8183-TW) ,在新能源車應用的電池管理系統 (Bettery Management System) 隨合作的中國強勢電池廠市占擴大可望進一步擴大規模,精星科技今 (23) 日公布第一季財報,稅後純益 5481 萬元,每股純益 0.4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