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業
台股新聞
國內近年掀起金融整併浪潮,從去年的「新新併」到近期的「玉三併」,都掀起市場熱議,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今 (29) 日出席活動會後受訪時指出,近年市場上該整併的案子幾乎都出來了,壽險公司家數縮減到目前約 20 家,「應該差不多了」,但排名居前、規模較大的金控可能另有考量,希望補足業務缺口,對此,他也持樂觀其成看法,大型金控能夠投入資源更多,產品設計、資訊系統等也將更全面。
台股新聞
金管會今 (28) 日公布 2025 年 9 月底保險業主要財務數據,壽險公司歷經 4、5 月匯率風暴,儘管新台幣對美元匯率近月轉貶,仍較去年底升值 7.59%,所幸外匯準備金新制協助下,壽險業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累計餘額達 3419 億元,年增逾 1200 億元,創下歷史次高紀錄。
台股新聞
金管會今 (30) 日公布統計,今年截至 8 月底,保險業累計稅前損益 788 億元,年減 74.2%,其中,壽險業 562 億元,大減 80.3%,產險業則穩健成長至 226 億元,年增 14.7%。受惠新台幣匯率 8 月狂貶 2.25% 及股市多頭行情,壽險業單月稅前損益回升至 330 億元,此外,在主管機關暫行措施協助下,整體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累積餘額來到 3726 億元,較去年底增加 1530 億元。
台股新聞
保險業 2026 年起正式接軌新一代清償能力 (TW-ICS),取代現行保險風險資本額 (RBC) 制度,金管會今 (16) 日預告「保險業資本適足性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本次修正 9 條並刪除 1 條,以往主管機關緊盯 2 項資本指標,其中,淨值比不得連二期低於 3% 維持不變,而 RBC 200% 將改為 ICS 100%。
台股新聞
中信金 (2891-TW) 今 (12) 日舉行 2025 第二季法說會,壽險業將於 2026 年接軌 IFRS 17 與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市場關注台灣人壽接軌日的財務指標,台壽策略長、資深副總葉栢宏表示,內部預估 ICS 比率可達 125% 水準,累積 CSM(合約服務邊際) 金額超過 1200 億元,每年釋放到稅前盈餘約 7-8%;針對市場傳聞中信金有意吃下三商美邦人壽,總經理高麗雪說,一向不對個案評論,重申銀行與壽險業務 7:3 是長期經營策略,著重有機成長,但也會在市場尋找併購機會。
台股新聞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 4、5 月罕見出現暴力升值,鉅額匯損導致壽險業淨值拉警報,金管會日前祭出暫行措施協助業者度過難關,截至目前已有 9 家獲准,合計釋出責任準備金 2686.93 億元,另有 1 家尚在審核中,今年底前,有需求的壽險公司仍可來向主管機關申請備查。
台股新聞
壽險公會今 (16) 日公布 2025 年上半年壽險業成績單,含負債項下收入的總保費收入為 1 兆 3181 億元,年增 16.2%,其中,新契約保費收入 (FYP) 約 5062 億元,年增 35.1%。雖然投資型保單買氣連 3 月走疲,但 6 月傳統型買氣爆發,FYP 衝上 655.85 億元,主要歸功於分紅保單及美元利變型商品銷售暢旺。
台股新聞
今年 4 月以來,新台幣匯率強力升值,全球金融市場劇烈震盪,考量壽險業 2026 年接軌在即,金管會同意射三箭救壽險,放寬責任準備金計提基礎,最高以加 1 碼為限,業者可先適用並向金管會申請備查。保險局官員今 (10) 日表示,已收到 10 家申請釋出責任準備金,其中國泰、富邦等 5 家人壽皆已公告獲准轉入外匯準備金,預期後續仍會有業者申請適用。
台股新聞
中華信評今 (7) 日發布「2025 年台灣年中信用展望」報告,對於台灣金融業展望,普遍持穩定的看法,其中,銀行業放款年增率略見下滑,主要受限於不動產信用管制措施持續施行;壽險業今年受到市場波動加劇干擾,前 5 月陷入虧損,不過,中華信評預估保費年成長 6%,將維持令人滿意的水準,加上下半年有股利收入及金管會暫行措施協助,全年獲利可望轉正。
台股新聞
新台幣兌美元 5 月強力升值,導致國內壽險業慘虧,金管會保險局今 (26) 日公布最新統計,壽險業 5 月稅前虧損達新台幣 1066 億元,寫下 2020 年、有統計以來的最慘紀錄。保險局官員指出,由於匯率波動劇烈,淨投資難以彌補業務承保損失部分;而壽險業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累積餘額降至 188 億元,較去年底大減 2008 億元。
雜誌
詹芳書5 月初,新台幣對美元罕見急升,重創持有大量美元資產的壽險業,引發未及避險的評價損失與資本壓力。壽險業雖有外匯準備金與避險工具,但在短期避險需求暴增、成本飆升及額度受限下,反而可能形成「多殺多」的自我強化升值迴圈,甚至可能耗盡準備金,影響金融穩定,不得不慎。
台股新聞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 4、5 月出現暴力升值,壽險業受匯損衝擊叫苦連天,適逢 2026 年接軌前夕,若要申請 15 年過渡期須以截至今年 6/30 財報的 RBC 作為審核標準,但隨著新台幣續走升,恐有更多公司 RBC 沉到 200% 水位之下。
台股新聞
除權息旺季來臨,壽險業發放現金股利需經金管會保險局核准,今年迄今已有 4 家壽險公司公告將發放現金股利。有立委關切,日前新台幣匯率劇烈波動,重創淨值、RBC,是否應該保留更多銀彈?對此,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表示,會考量眾多因素,並持續請業者審慎思考。
台股新聞
2025 年台灣壽險業點燃分紅保單戰火!因應全球貿易戰引發經濟不確定性,法國巴黎人壽宣布推出新台幣與美元幣別的二年期分紅保單—「鴻運金喜分紅終身壽險」、「美添鴻運外幣分紅終身壽險」,2 張保單屬於英式分紅,客戶分紅比例高達 85%,提供消費者不同幣別、兼具保障及增值效益的靈活財務規劃保險商品。
台股新聞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近日暴力升值,滿手美元資產的壽險業首當其衝,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陳清源今 (6) 日透露,確實有找國內六大壽險公司來了解匯率對壽險公司的影響狀況,他強調這是日常監理的一部分,每家公司避險策略不同,部分公司外匯準備金確實沖抵很多,但要持續密切觀察匯率走勢及壽險公司清償能力,目前業者尚未提出監理寬容措施的需求。
雜誌
詹芳書壽險業「三長兩短」的資金結構問題,在市場穩定時看似穩固,然而當利率波動或保戶行為發生轉變,將暴露其現金流失衡的脆弱性,近年市場動盪已悄然敲響警鐘,不容忽視。在投資市場中,「斷頭」一詞形容槓桿投資者因保證金不足,資產被強制平倉、資金鏈斷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