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分析〉低階缺工 高教人口太多 中國醞釀青年失業危機?

鉅亨網編譯張正芊 綜合外電


2012年中國家庭金融調查21-25歲中國青年各教育水準失業率分布(來源:CNBC)
2012年中國家庭金融調查21-25歲中國青年各教育水準失業率分布(來源:CNBC)

兩名歐洲學者週四 (20 日) 於《CNBC》網站撰文警告,中國的青年就業趨勢正醞釀新的危機,年輕人口失業率高漲並非源於經濟週期,而是結構性問題。這也為中國經濟發展基礎埋下危險因素。


由於中國目前是全球經濟成長主要火車頭,許多人會猜想中國青年失業率一定低落。若根據中國官方提供的 2010 年數據,中國青年失業率僅 4.1%,遠低於國際勞工組織 (ILO) 調查的東亞及南亞 16-24 歲青年失業率 9.5% 與 9.3%,以及全球已開發國家平均青年失業率約 18.1%。

不過,巴黎歐洲管理學院 (ESCP Europe) 倫敦校區金融系副教授謝慈銘 (Terence Tse) 與法國格勒諾布爾高等商學院 (Grenoble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管理系副教授 Mark Esposito 在文章中指出,上述中國官方數據恐怕公信力不足,因為其並非按照國際間接受的標準來計算。

他們表示,若是看其他數據來源,則呈現的景象便相當不同。例如 2010 年公布的《中國家庭金融調查》,中國青年失業率其實達到 8.1%;其他調查甚至出現高達 20% 的結果。儘管確切數據有爭議,但中國青年人口基本上的失業問題是無庸置疑的。

謝及 Esposito 寫到,根據《中國家庭金融調查》結果推算,16-24 歲的中國青年人口失業率估計為 9.6%。這雖然或許不是特別高,但若按照不同教育水準來拆解這群失業人口分布,卻呈現令人擔心的趨勢。

附圖表是 2012 年《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呈現的 21-25 歲中國青年按照各教育水準的失業率分布,其中教育水準較低的階層失業率反而也低,具備大學以上學歷者失業率卻最高,達 16.4%。

謝及 Esposito 指出,這或許不令人意外,因為中國至今經濟奇蹟,是靠出口導向製造業、基礎建設以及國家主導且能源及資本集中的大型重工業這三個產業所驅動,而當中無一能提供大量白領階層工作。

反之,只有中小學學歷且技術能力低的中國青年,尤其是從農村前往都市發展者,卻能輕鬆在交通業、建設業及餐飲業找到工作,特別在沿海省份如福建、廣東及上海、北京等全國性大城市更是如此。但隨著中國教育水準提高,上述這些行業也越來越缺工,導致中國薪資水準得不斷調升。

兩位教授指出,這反映了一個根本上的問題:即中國的青年失業率是結構性而非週期性問題。中國經濟體還無法創造出足夠的高水準工作,來吸收已膨脹的一群高等教育人口。更令人不安的是,中國高等教育人口及機構這 20 年來持續增加,且許多大學只顧增加學生人數及收入,而不去強化教育品質及學生就業能力。

謝及 Esposito 建議,中國當局為了因應這個發展,必需盡快改革國家經濟基礎。不再只是砸錢來擴大製造業產能,而應該投資在改善專業服務等產業,或是創造能夠完全善用教育水準提高的青年階層技能的產業。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