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要穩了?OPEC+傳再議增產 俄羅斯卻不太願意
鉅亨網編譯段智恆
《路透》周一 (27 日) 援引多位知情人士消息報導,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夥伴國 (OPEC+) 傾向於在 12 月進行小幅增產,延續自 4 月以來每月調升產量的步調,試圖逐步收回全球市場占有率。這項增產計畫雖有助平衡供需,但內部仍存在分歧,尤其俄羅斯在制裁壓力下對擴產持謹慎態度。

每月調升策略延續 8 國擬再增產 13.7 萬桶 / 日
OPEC + 包括 OPEC13 個成員國與俄羅斯等 9 個非 OPEC 產油國,合計掌握全球約一半的原油供應。根據熟悉內部討論的四名知情人士指出,該組織 8 個核心成員預計將於周日 (11/2) 的會議上,同意 12 月再度小幅上調產量目標,增幅約 13.7 萬桶 / 日。
這與 11 月的增幅相同,延續其自春季以來「逐步鬆綁」的方針。
OPEC + 自 4 月起陸續撤銷先前為支撐油價而實施的減產措施,至今 8 個成員國的累計增產已達每日 270 萬桶,相當於全球供應量的 2.5%,約恢復過去 5.85 百萬桶 / 日減產總量的一半。
近期,OPEC + 的增產使市場短暫出現供應過剩疑慮,國際油價於 10 月 20 日跌至五個月低點。不過,美國總統川普上周對俄羅斯兩家大型石油公司祭出新一輪制裁,推升油價回升至每桶 66 美元上方,緩解投資人對供給過剩的擔憂。
一名第五位知情人士指出,隨北半球冬季需求放緩,OPEC + 應考慮暫緩後續增產,以免在季節性需求低潮期間增加市場壓力。
截稿前,12 月交割的布蘭特原油期貨小漲 0.02%,至每桶 65.95 美元;12 月交割的西德州原油期貨上漲 0.15%,至每桶 61.59 美元。
俄羅斯態度保留 沙國力促達成共識
知情人士指出,俄羅斯雖在上月同意 13.7 萬桶 / 日的增幅,但仍對更大幅度的擴產持保留立場。由於西方制裁使俄方在尋找新買家上受阻,近期各國就新增供應分配的談判更加艱難。
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 (Alexander Novak) 辦公室及沙烏地阿拉伯政府均未回覆媒體置評請求。分析人士指出,俄沙兩國在過去數年多次因產量分歧產生摩擦,但最終通常會達成折衷方案。
OPEC + 的歷次減產共達每日 585 萬桶,包含 8 國自願削減 220 萬桶與 165 萬桶,以及全體成員削減 200 萬桶的組合。這 8 個核心成員已於 9 月底全面撤回首階段的 220 萬桶減產,並自 10 月起透過兩次 13.7 萬桶的月度調升,逐步解除第二階段 165 萬桶的限制。
川普年初曾多次施壓 OPEC 與沙烏地阿拉伯降低油價。這次 OPEC + 會議舉行前,沙國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 (Mohammed bin Salman) 將於下月訪問華府並會晤川普,外界認為這次會談將為產油國關係增添政治意涵。
市場觀察人士指出,若 OPEC + 維持溫和增產步調,油價短線可望穩定於每桶 60 至 70 美元區間,但若俄羅斯出口受制裁影響擴大,產量回升恐難持續。
- 2025降息周期,誰能決定美股走向?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