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級債新王誕生!AI企業佔比14% 背後藏1.2兆美元風險 專家:AI信貸崩潰比股災更致命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AI 熱潮正從股市向債市深度蔓延,摩根大通 (下稱小摩)(JPM-US) 出具最新研究報告指出,AI 相關企業債務規模已超越傳統銀行業,躍居投資級債券指數最大類股,佔比達 14%,負債總額破 1.2 兆美元。

這一趨勢引發市場對信貸泡沫的警覺,分析師警告,若 AI 領域出現典範轉移,其信貸崩潰衝擊恐甚於股市暴跌。
驅動這一債務膨脹的核心是 AI 基礎設施建設的龐大資本需求。過去 AI 基建多依賴企業自身現金流,如今卻演變為債務主導的「軍備競賽」。
甲骨文率先打破慣例,為搶佔雲端運算市場,以高達數千億美元槓桿擴張,倒逼亞馬遜、微軟、谷歌等巨頭跟進。
統計數據顯示,甲骨文債務權益比飆升至 500%,遠超過亞馬遜的 50%、微軟的 30% 等其他同業。
此前 OpenAI 承諾每年支付 600 億美元給甲骨文用於未建成設施,雖推升其股價漲 25%,卻也加劇債務負擔。
小摩分析師 Michael Cembalest 直指,甲骨文根本無法以現金流覆蓋此筆開支,必須透過股權或債務融資,本質是將行業從「現金流紀律競賽」推向「債務驅動擴張」。
債務風險背後,是 AI 基建的資金缺口隱憂。貝恩諮詢研究顯示,滿足 AI 需求每年需要大約 5000 億美元資料中心投資,相當於 2 兆美元年度營收才能支撐。即便企業將所有本地 IT 預算轉向雲端,並將 AI 節省的銷售、研發等成本(約佔預算 20%)再投入,仍短缺 8000 億美元。
業界憂慮,若 AI 商業模式證明失敗或技術遭顛覆,市場要求投資回報的壓力將瞬間引爆信貸危機。這些以未來現金流為擔保的債務一旦違約,衝擊將滲透整體經濟,後果恐比股市崩盤更廣泛、更深遠。當前 AI 債務泡沫正隨基建擴張不斷吹大,破滅風險已成金融市場隱形炸彈。
延伸閱讀
- 恐重蹈電信業覆轍!小摩:AI要實現10%年報酬率 每年必須創造逾20兆收入
- 【街口投信】股市及債市、台股週報
- 〈美股盤後〉裁員數據加劇經濟疑慮 道瓊跌近400點 美債殖利率暴跌
- 川習會利多!全球股票ETF單周湧入531億美元 科技、保健及公用事業成前3強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