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從巧克力到橄欖油 食物價格為何讓歐洲央行陷入政策兩難?

鉅亨網編譯劉祥航 綜合報導


儘管歐元區的整體通膨率已從 2022 年 10 月的高峰 10.6%,回落至接近歐洲央行 2% 的中期目標,但家庭餐桌上的壓力卻未曾減輕。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從巧克力到橄欖油 食物價格為何讓歐洲央行陷入政策兩難?(圖:shutterstock)

根據歐洲央行近期的數據,自 2015 年以來,食品價格已飆升超過 40%,消費者現在要多花費約三分之一的錢才能買到與 COVID-19 疫情前相同的食物。歐洲央行在一篇部落格文章中坦言,自 2022 年以來的食品通膨「顯然是異常且持久的」。


低收入家庭首當其衝

食品價格的持續上漲,對民生造成了顯著衝擊。根據歐盟執委會最新的消費者計分板報告,約有三分之一的民眾擔心無法負擔他們偏好的食物。這種壓力對低收入家庭的影響尤為嚴重,因為食品支出在他們的家庭預算中占據了更高的比例。

其中,多項重要食品的價格漲幅驚人。自 2015 年以來,牛肉、家禽和豬肉等肉類價格上漲了 38% 至 44%。而在過去 6 年中,牛奶、奶油、咖啡、橄欖油、可可和巧克力的價格也變得異常昂貴,自 2019 年底以來漲幅已超過 30%。歐洲央行預計,這波食品價格的上漲趨勢短期內不會趨緩。

多重因素推升食品通膨

歐洲央行將食品價格的飆升歸因於幾個關鍵因素的疊加效應:

1. 能源價格飆漲:自 2022 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能源價格的急劇上漲是部分原因。

2. 需求增加:全球和地區性收入的增長推高了對食品的需求,進一步加劇了價格上漲。

3. 氣候變遷的衝擊:極端天氣事件對農作物的影響日益令人擔憂。例如,西班牙的乾旱嚴重影響了橄欖油的價格,而迦納和象牙海岸等主要出口國的惡劣天氣則導致可可和咖啡的價格大幅上漲。歐洲央行指出,這些與氣候變遷相關的事件「正變得愈來愈頻繁,並可能嚴重擾亂食品供應鏈」。

對貨幣政策的深遠影響

對於歐洲央行而言,控制食品通膨是維持價格穩定的關鍵任務。由於購買食物是不可或缺的支出,食品價格的變動對民眾的通膨感受和預期有著更強的影響力。

在歐洲央行的「消費者物價調和指數」(HICP) 中,食品價格的權重約為 20%,是能源價格權重的兩倍多。目前,歐元區的食品價格通膨率為 3.2%,是四個主要類別中最高的。

這意味著,當巧克力、咖啡和橄欖油等食品價格上漲時,其對整體通膨和貨幣政策的影響力甚至超過能源價格的上漲。

歐洲央行特別關注當前食品價格有三個主要原因:首先,食品價格與整體物價之間的差距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大且更持久。其次,食品價格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通膨預期,這是央行制定貨幣政策時密切關注的指標。第三,食品價格上漲對貧困家庭的打擊遠超其他群體。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