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利率曲線失靈?專家:聯準會決策可能讓曲線更陡峭 但經濟前景仍不明朗
鉅亨網編譯莊閔棻
美國國債殖利率曲線近年來的變化顯示,其傳統上作為經濟衰退或成長的指標,正逐漸失去準確性。分析人士提醒,殖利率曲線的斜率已不再能單純解讀為經濟強弱的訊號。

根據《MarketWatch》報導,殖利率曲線指短期與長期利率之間的差距。一般而言,短期利率會低於長期利率;若出現「倒掛」,即短期利率高於長期利率,歷史上往往被視為經濟即將陷入衰退的可靠預兆。
然而,2022 年美國殖利率曲線出現倒掛,並在 2023 年 7 月達到最大倒掛幅度,經濟並未如預測般陷入衰退。
今年早些時候,該殖利率曲線才逐漸恢復。在這近三年的倒掛期間,許多金融分析師利用殖利率曲線的斜率幾乎肯定地預測經濟衰退即將到來,但他們錯了。
目前市場聚焦於聯準會即將公布的利率決策。儘管殖利率曲線很可能因此變得更加陡峭向上,即長期殖利率上升速度快於短期,但專家指出,這並不必然代表經濟前景已經改善。
除了經濟更強勁之外,雖然無法確定殖利率曲線可能只在長期端呈現上升趨勢的真正原因,但有幾個因素很可能正在發揮作用:
聯準會獨立性受威脅
分析人士指出,若美國總統川普或政治力量對聯準會決策施壓,將增加未來利率政策的不確定性。聯準會獨立性下降,可能推升長期利率,因市場對央行應對通膨的方式產生更大疑慮。
海湖莊園協議
根據「海湖莊園協議」,部分美國國債可能被轉換為零息債券。其中一項提議是,將外國央行持有的美國國債轉換為 50 年或 100 年期的零息債券。
雖然這不會直接影響非央行持有的美國國債,但如果外國央行因應此類規劃而提前拋售國債,將可能間接推升長期利率。
美國勞工統計局公信力受質疑
美國勞工統計局是負責計算全國通膨率與失業率的政府機構。若市場對其數據公信力產生疑慮,將增加對真實通膨率的不確定性,進而可能導致長期國債利率上升。
如,川普就在 8 月初解雇了勞工統計局局長,引發了該機構未來數據計算可能帶有政治偏見的疑慮。
便利性溢價消失
便利性溢價指的是美國國債相較於其他無風險資產的優勢。但近年來,這種優勢已逐漸消失並轉為負值,顯示市場對美國國債的便利性需求下降,與長期經濟增長前景關聯不大。
綜合來看,殖利率曲線的斜率如今更多反映的是市場對貨幣政策操作的信心,而非單純的經濟強弱。
換言之,曲線趨陡雖看似是利多,但實際上可能意味著市場對政策風險的憂慮升高。
- 核心地段×重大建設 國際資產新選擇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