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情緒分歧中科技需求回暖 投資者需謹慎評估成長與風險
鉅亨網新聞中心
市場情緒分歧與科技需求回暖,投資者需謹慎評估成長潛力與風險
信邦 (3023-TW) 董事長王紹新對明年展望持樂觀態度,指出半導體設備、人形機器人等五大產業將持續成長,顯示出市場對科技與綠能的需求回暖[1]。儘管台股在台積電 (2330-TW) 的推動下創下新高,但因資金轉向觀望,導致中小型股出現錯殺,為投資者提供低接機會,顯示市場情緒的分歧[2]。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需謹慎評估各產業的成長潛力與市場動向,以把握未來的投資機會。
全球對AI資料中心的需求到2030年將成長3.5倍,輝達 (NVDA-US) 將迎來數兆美元的市場機會[3]。同時,智慧手機市場在經歷庫存調整後,預計2025年第二季產量將達3億支,季增4%[4],顯示出消費需求的回暖。尤其在傳統旺季和電商促銷的推動下,主要廠商如三星和Apple的生產策略將影響市場格局,未來幾季值得持續關注。
新「財劃法」實施後,中央與地方財政分配不均,導致明年交通部公共建設預算短缺達1,099.78億元,特別是高雄市捷運施工金額減少112.72億元,顯示地方政府需承擔更多責任[5]。此外,輝達最新推出的RTX6000D晶片在中國市場需求平淡,多家科技公司選擇暫不下單,反映出高價與性能不足的市場挑戰,儘管分析師對其產量持樂觀態度[6]。這些現象顯示出全球市場環境的變化對地方建設及科技產業的影響,未來需密切關注政策調整及市場需求的動態。
在市場對聯準會降息的期待下,台股持續上漲,推動新台幣升值至30.101元,日內波動範圍達1.54角,顯示資金面改善及風險資產偏好提升[7]。同時,Google (GOOGL-US) 開始銷售其 AI 專用處理器TPU,意在挑戰輝達的市場主導地位,顯示出科技產業競爭的加劇[8]。這些動態不僅反映出資本市場的活躍,也預示著科技股在未來可能成為投資者的焦點。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講座
- 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