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Connect大會周三登場!AR眼鏡Celeste要來了 美銀點名3受惠股:供應鏈收益遠超AI眼鏡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Meta(META-US)將於周三 (17 日) 舉行的年度 Connect 大會上推出首款消費級擴增實境 (AR) 眼鏡,Meta Celeste(內部代號 Hypernova),這款備受矚目的產品標誌著智慧穿戴設備市場正式邁入 AR 時代。

繼先前與知名太陽眼鏡品牌雷朋合作的 Ray-Ban 智慧眼鏡系列取得成功後,Meta 此次新品發表被視為業界風向球。
根據美國銀行 (BAC-US)公布的最新研究報告,AR 眼鏡物料清單 (BOM) 成本高達 AI 眼鏡的數倍,預計將從 2027 年起為硬體供應鏈創造規模空前的市場機會。
報告預測,隨著市場焦點從 AI 設備向 AR 體驗轉移,智慧眼鏡零組件市場規模將在六年內實現爆發式增長,從 2024 年的不到 10 億美元激增至 2030 年的逾 140 億美元。
目前市場正處於 AI 眼鏡驅動的第一階段。以 Meta Ray-Ban Meta 為代表的產品憑藉重量約 40-50 克的輕量化設計、第一人稱視角內容創作及 AI 互動功能,2024 年全球出貨量已突破 200 萬副,預計 2026 年將攀升至 1500 萬副。
這類設備雖暫不具備顯示功能,但整合的攝影機、音訊系統及處理器已滿足音樂播放、影像記錄和語音互動等基礎需求。
除 Meta 外,三星、蘋果也打算在明年推出同類競爭產品,進一步加速市場滲透。
根據美銀報告,在 2025 至 2027 年期間,AI 眼鏡將佔據智慧眼鏡市場 90% 以上的銷售份額。
報告指出,真正的產業轉折點將出現在 2027 年後。AR 眼鏡透過光學波導和微顯示器等核心技術實現導航、即時翻譯等互動功能,但其硬體成本顯著攀升。
雙眼 AR 眼鏡 BOM 成本達 400 至 1000 美元,是 AI 眼鏡 (約 150 美元) 的三倍以上,其中光學波導與微顯示器分別佔總成本的 35%-50% 和 30%-40%。
美銀預估,隨著技術成熟和規模化生產,AR 眼鏡成本在 2030 年時料將回落至 400 美元左右,屆時其市佔率將突破 50%。
Meta 已公佈多階段產品路線圖,今年下半年推出單眼全彩 AR 眼鏡,2026 年發表採用差異化技術路徑的雙眼版本。
與此同時,亞馬遜、字節跳動、阿里巴巴等企業亦加速佈局此領域。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智慧眼鏡供應鏈中逾 8 成供應商來自中國,這些企業將在 AR 時代獲得更顯著收益。
報告分析指出,儘管組裝廠如歌爾股份 (002241-CN)(佔全球 AI 眼鏡組裝份額 80%) 在初期憑藉一站式服務能力率先獲益,但長期來看,掌握光學波導、微顯示器等核心技術的供應商將成為最大贏家,像是作為 Meta 幾何波導方案潛在供應商的水晶光電 (002273-CN),其 AR 業務獲利貢獻度料將從 2025 年的零成長至 2027 年的 9%,舜宇光學 (02382-HK) 相關收入及盈利佔比則將分別達到 4% 和 6%。這場由 AR 技術引領的產業升級,正為中國供應鏈企業開啟高附加價值市場的新藍海。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