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全球科技競爭加劇:華為新技術、美國監管與通膨意外低迷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科技與經濟動態交織:華為推新技術,美國監管加強,通膨低於預期

華為推出的「光算一體化」技術,旨在降低對高端記憶體的依賴,並可能改變AI硬體架構的競爭規則,這一創新不僅提升了運算效率,還為中國AI產業開辟了新路徑[1]。同時,美國政府對輝達 (NVDA-US) 和超微 (AMD-US) 的營收分成政策,顯示出對科技公司的監管力度加大,並可能影響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穩定性[2]。這些動態反映出全球科技競爭的加劇,企業需靈活應對政策變化以維持市場地位。
儘管美國7月關稅收入創下280億美元的新高,但預算赤字卻擴大至2910億美元,顯示出財政狀況的持續惡化[3]。財政部長貝森特指出未來幾年關稅收入將持續增長,然而經濟學家仍擔憂《大而美法案》將在未來十年進一步加劇赤字問題,反映出美國在財政策略上的困境。此外,印度與中國的關係出現回暖跡象,最快下月將恢復直飛航班,這不僅有助於促進兩國的經濟交流,也可能為亞太地區的航空市場帶來新的活力[4],顯示出在全球經濟復甦的背景下,地緣政治的變化對市場動態的影響日益顯著。
美國7月通膨增速低於預期,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2.7%[5],促使貝萊德全球固定收益投資長Rick Rieder重申聯準會應在9月降息50個基點,以反映產業生產力提升及長期通膨預期的調整。然而,聯準會內部對於降息時機的看法卻出現分歧,堪薩斯城聯準銀行總裁施密德主張維持現行利率不變,警告過度刺激需求可能加劇通膨,而里奇蒙聯準銀行總裁巴金則認為消費者支出將成為未來經濟走勢的關鍵因素,顯示出貨幣政策的調整仍需依賴經濟數據的變化[6]。這一系列的觀點反映出市場對於未來利率政策的高度關注與不確定性。
蘋果 (AAPL-US) 預計在即將推出的 iPhone 17 系列中,推出全新「iPhone 17 Air」,其效能接近 Pro 版本但在 GPU 和電池規格上有所妥協,顯示出市場對於高效能與續航的雙重需求[7]。同時,人工智慧新創公司 Perplexity AI 提出 345 億美元收購 Google Chrome 的要約,反映出科技巨頭間的競爭愈演愈烈,並可能改變瀏覽器市場的格局[8]。這些動態不僅顯示出科技產業的創新與變革,也預示著未來消費者對於產品性能和使用體驗的更高期待。
中國要求阿里巴巴 (9988-HK) 和騰訊 (0700-HK) 暫停採購輝達 (NVDA-US) 的 H20 AI 晶片,因安全疑慮而影響輝達在中國的業務發展,這一政策可能促使國產晶片需求上升,進一步推動中芯國際 (0981-HK) 股價上漲[9]。同時,OPEC 調整2026年全球原油需求預測,顯示未來油市供應可能趨緊,並下修非OPEC產油國的供應增幅,反映出全球經濟展望改善的同時,頁岩油產量增長放緩[10]。這些因素共同影響市場動態,顯示出科技與能源領域的相互交織與挑戰。
美股主要指數因美國7月通膨數據符合預期而走揚,市場對於聯準會9月降息的預期上升至八成,顯示出投資者對於經濟前景的信心[11]。同時,英特爾 (INTC-US) 面臨執行長陳立武的身份危機,缺乏明確的長期策略使其在晶片市場的競爭力下降,營收大幅下滑[12]。這一系列事件反映出市場對於科技股的敏感度及其在宏觀經濟變化中的脆弱性,未來企業需更靈活應對市場需求與政策變化,以維持競爭優勢。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