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川普晶片關稅「在美設廠」定義模糊 歐亞業者憂喜參半

鉅亨網編譯劉祥航 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揚言對晶片進口徵收 100% 關稅,除非公司承諾在美國設廠,並以蘋果公司近期宣布在美百億美元製造計畫為例。然而,業界對於這項潛在政策的具體實施方式和影響範圍,普遍感到困惑。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川普晶片關稅「在美設廠」定義模糊 歐亞業者憂喜參半(圖:shutterstock)

分析師指出,晶片製造商不清楚「承諾在美設廠」的定義,現有基礎設施是否能豁免,以及對使用第三方製造商的晶片設計公司有何影響。


此外,由於大多數半導體是內嵌在手機、電腦、汽車和冰箱等終端產品中進入美國,目前也尚不清楚這些終端產品的製造商是否也必須承諾在美國設廠。

部分主要晶片業者似乎已不受影響,或已有相應承諾。歐盟委員會表示,作為與美國貿易談判的一部分,已達成的 15% 晶片關稅上限仍將適用。

南韓貿易部長表示,三星電子和 SK 海力士預計將獲豁免,受此消息影響,兩家公司的股價周四在首爾均呈現上漲。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商台積電 (TSM-US)(2330-TW),以及最有價值的晶片公司輝達 (NVDA-US),均已同意在美國投入數千億美元用於製造。

然而,在美國製造業務不顯著的歐洲主要晶片製造商,如英飛凌 (Infineon) 和意法半導體 (STMicroelectronics),可能最為脆弱。如果歐盟的關稅上限未能充分保護其銷售,這些公司恐面臨客戶流失給美國競爭對手的風險。

儘管英飛凌透過 2020 年收購 Cypress Semiconductor 已在美國設有生產據點和多個研發設施,且其約 11% 的銷售額來自美國市場,但該公司代表拒絕推測關稅影響,因尚未有官方文件發布。

英飛凌執行長 Jochen Hanebeck 公開批評半導體關稅「根本上是錯誤的」,認為這將損害雙方利益,並強調「沒有任何單一國家可以生產所有半導體,甚至部分也不行」。意法半導體的業務則高度依賴蘋果和特斯拉兩大客戶,這兩家公司佔其年度總營收約 21%。

花旗分析師指出,「關稅通常在半導體產業不起作用」。他們認為,由於轉換高階半導體供應商的高昂成本和 / 或所需時間,關稅在轉移大多數高端半導體需求方面是無效的。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