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川普威脅課徵100%晶片關稅 業界疑慮四起

鉅亨網編譯羅昀玫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川普威脅課徵100%晶片關稅 業界疑慮四起 (圖:REUTERS/TPG)

美國總統川普 6 日宣布,將對所有進口晶片與半導體課徵 100% 關稅,但針對正在美國設廠的企業則予以豁免。不過,專家指出,目前政策細節仍極為模糊,實際影響仍難以判斷,引發業界與投資人廣泛關注。


川普於週三表示,此舉旨在推動半導體供應鏈回流美國,並強調在美設廠企業可獲得豁免。然而,外界普遍認為政策細節尚未明朗,實施範圍、豁免條件及涉及對象均未具體說明。

Futurum Group 半導體與供應鏈研究總監 Ray Wang 表示:「目前仍無法具體評估這項關稅政策的實質影響,相關技術細節與最終規則顯然尚在擬定中。」

根據摩根大通亞太區股票研究主管 James Sullivan 分析,大型晶片企業如台積電與三星電子已投入鉅資於美國建廠,預計將可獲得豁免。他認為,這項政策若最終僅適用於未在美設廠的企業,可能會導致全球晶片市占進一步集中於少數大型業者。

台積電日前宣布將其在美國的總投資額提升至 1,650 億美元。南韓晶片大廠三星與 SK 海力士亦傳出有望豁免,引發市場信心回升,相關股價在週四亞股交易時段普遍上揚。

然而,關於關稅適用範圍的疑問仍未釐清。

Bernstein 資深分析師 Stacy Rasgon 指出,美國實際進口的多數晶片為嵌入終端產品之中,如手機、筆電與汽車。

Rasgon 表示:「我們無法確定川普的話是否只針對原始晶片?是否也涵蓋終端設備?是否還包括內含晶片的組件?」

潛在的關稅戰略也因半導體產業鏈極為複雜與相互依賴而更難施行。

以美國晶片設計大廠高通為例,Rasgon 表示,其設計需送至台灣的台積電製造,之後再進口回美國。

Rasgon 質疑:「那麼,這些晶片是否不會被課稅,因為是由有在美投資的台積電製造?我不知道,但希望會是這樣。」

根據資訊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TIF)數據,2024 年美國晶片進口總額達 463 億美元,僅占整體進口約 1%。但半導體背後所支撐的應用,如 AI 與雲端運算,卻為全球帶來高達 7 兆美元的經濟活動。

此外,川普政府先前雖將半導體排除在「對等關稅」名單外,美國商務部已在 4 月 1 日正式啟動對半導體及相關產品的 232 調查,使整體政策走向更加撲朔迷離。

蘋果執行長庫克 (Tim Cook) 則於同日現身白宮,與川普共同宣布未來四年將在美再投資 1,000 億美元,使總額達到 6,000 億美元,並指出未來將由三星位於德州的工廠供應晶片。

面對供應鏈高度依賴全球分工的現況,業界普遍期待政策細節盡快明朗,以避免不必要的市場動盪與供應中斷風險。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