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調整貨幣政策與貿易策略,全球市場面臨不確定性與挑戰
鉅亨網新聞中心
川普調整貨幣政策與貿易策略,全球市場面臨不確定性與挑戰
隨著聯準會主席鮑爾任期即將屆滿,川普縮小接班人選名單,沃許、哈塞特和華勒成為支持降息的熱門人選,顯示市場對於未來貨幣政策的期待[1]。同時,川普對印度加徵25%關稅,意在打擊俄國能源收入,並計劃對俄國影子油輪實施新制裁,這將可能對全球石油供應鏈造成衝擊,進一步推升油價[2]。這些政策動向不僅反映出川普政府的強硬立場,還可能影響市場對於未來經濟增長的看法,特別是在能源價格波動的背景下,投資者需密切關注相關政策的實施及其後續影響。
美國總統川普正積極布局聯準會 (Fed) 的人事變動,考慮任命臨時理事以填補即將出缺的席位,這一舉措不僅為明年主席的換屆鋪路,也反映出他對於貨幣政策的強烈影響力[3]。然而,最近美國非農就業數據遭大幅下修,市場對數據的公信力產生質疑,甚至導致川普解雇勞工統計局局長,顯示出經濟數據的透明度危機[4]。在此背景下,中國則透過反內卷政策和育兒補貼等措施,試圖刺激經濟增長,顯示出兩國在應對經濟挑戰上的截然不同策略,未來市場將密切關注這些政策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美國對台貿易逆差首次超越中國,顯示貿易結構的顯著變化,6月對中國的逆差降至21年來最低的95億美元,而對台灣的逆差達126億美元[5]。這一趨勢反映出美國企業為了避開高關稅,逐漸轉向低稅率國家進口,並可能促進台灣相關產業的成長。聯寶 (6821-TW) 7月營收創歷年同期新高,顯示出磁性元件需求穩健,尤其在5G和Wi-Fi 7等新技術推動下,未來六個月的訂單能見度仍然良好[6],這將進一步鞏固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地位。
隨著美國將於8月7日起對台灣商品實施20%的暫時性關稅,台灣政府積極與美方協商232條款優惠,並已將關稅稅率從32%降至20%,顯示出對出口及GDP影響的緩解措施[7]。同時,美國對印度的貿易政策也顯示出強硬立場,對其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總稅率達50%,進一步加劇美印貿易緊張[8]。這些動態不僅影響雙邊貿易關係,也反映出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及各國在面對貿易政策變化時的應對策略,未來市場需密切關注各國政策走向及其對經濟的潛在影響。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