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台積電入股英特爾引發供應鏈擔憂,美中貿易協議與AI技術成市場焦點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積電入股英特爾引發供應鏈擔憂,美中貿易協議與AI技術發展成焦點

美國政府正推動台積電 (2330-TW)(TSM-US)入股英特爾 (INTC-US),以換取低關稅優惠,然而此舉可能引發供應鏈及壟斷風險,影響市場競爭格局[1]。同時,美國腦機介面公司Synchron展示了其新技術,讓漸凍症患者能僅透過意念操控蘋果iPad,顯示出腦機介面的潛力將改變人機互動方式,並可能成為未來科技發展的重要趨勢[2]。這些動態不僅反映出科技與政策的交互影響,也暗示著未來市場的多元化發展。
加薩地區的飢荒問題日益嚴重,導致17歲少年阿提夫·阿布哈特因營養不良去世,引發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呼籲以色列開放過境點以便人道援助流入[3]。與此同時,美中貿易協議的進展也成為焦點,川普表示雙方接近達成協議,並計劃與習近平會晤,若未能在8月12日前簽署,全球供應鏈恐再受衝擊[4]。這些事件反映出國際局勢的複雜性,經濟與人道問題交織,對市場情緒及供應鏈穩定性均構成挑戰。
儘管美國對台灣加徵新一輪關稅,但目前輝達 (NVDA-US) 的AI供應鏈尚未受到明顯影響,然而未來晶片出口可能面臨高達50%的重稅風險,這將對台灣的半導體產業造成潛在衝擊[5]。此外,美國總統川普威脅提高對印度的關稅,因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的行為引發貿易緊張,印度則強調將維護自身經濟安全[6]。這些事件顯示出全球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特別是在科技和能源領域,企業需密切關注政策變化對供應鏈的影響。
截至2025年8月6日,台股大型公司7月營收顯示出顯著的成長趨勢,智邦 (2345-TW) 年增率高達163.4%,鴻準 (2354-TW) 也達99.2%,顯示出市場需求強勁,尤其在科技和製造業領域[7]。同時,美國總統川普針對大型銀行如摩根大通 (JPM-US) 和美國銀行 (BAC-US) 的「政治歧視」指控,可能引發金融業的監管變革,進一步影響資金流向及市場信心[8]。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當前的市場環境,投資者需密切關注相關政策及企業表現的變化,以把握潛在的投資機會。
瑞銀分析師指出,儘管美國對多國加徵新關稅的政策仍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市場短期內可能面臨波動,但整體貿易衝突的最糟時期似乎已過,尤其是在與貿易夥伴達成協議後[9]。然而,Shein和Temu等跨境電商仍受到影響,面對高額關稅壓力,這兩家公司積極調整物流模式並拓展海外市場,以維持其增長勢頭[10]。在此背景下,投資者應關注人工智慧及能源資源等創新領域的投資機會,因為這些領域可能在未來獲得更大的成長潛力。
中菲行 (5609-TW) 公布的7月營收顯示出因新台幣升值而導致的雙減趨勢,儘管空運和海運貨運量均有增長,匯率因素卻侵蝕了營業額的成長[11]。同時,蘋果 (AAPL-US) 在AI領域的冷漠態度引發分析師擔憂,Wedbush的Daniel Ives指出,若蘋果不加強AI能力,將面臨過時風險,並建議進行重大收購以提升競爭力[12]。這兩者的情況反映出在全球市場變化中,企業需靈活應對匯率波動及技術革新,以維持競爭優勢。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動能均線獲利股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