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金融時報:台灣遭課20%關稅高於日韓 美中博弈下成夾心餅乾

鉅亨網編譯王貞懿


根據《金融時報》周五 (1 日) 報導,台灣未能趕在川普 8 月 1 日截止期限前達成貿易協議,讓外界更加擔心美國可能為了改善美中關係而淡化對台灣的安全支持。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台灣遭美課徵20%關稅,高於日韓的15%稅率。(圖:Reuters/TPG)

台灣身為全球最重要的晶片製造基地,同時也是美國第七大貿易夥伴,在川普 4 月宣布「解放日」關稅政策後,是最早與華府展開談判的國家之一。然而,川普周四仍宣布對台灣進口商品課徵 20% 關稅,預計下周正式實施。


這項關稅政策對台灣社會來說時機敏感,因民進黨籍的總統賴清德正與在野黨激烈對峙。川普政府的舉動更讓外界質疑,美國是否還會像過去一樣堅定支持台灣對抗中國的壓力,畢竟北京不斷聲稱擁有台灣主權,甚至威脅動武統一。

據傳,美國政府不僅拒絕賴清德下周出訪中南美洲友邦時過境紐約的要求,也正考慮將原本 6 月就延期的雙邊國防對話進一步降級。台美兩地觀察人士擔心,這些動作可能意味著華府對台政策出現重大轉向,特別是川普正積極尋求與北京達成貿易協議,並安排與習近平舉行峰會。

談判早達基本共識 疑因中美談判生變

據了解美台關稅談判內情的人士透露,他們擔心這種政策轉變會直接衝擊雙邊貿易關係。兩名台灣官員和一名美國官員指出,談判代表其實早在 7 月 8 日就市場開放等關稅協議核心議題達成基本共識,當時還期待能在幾天內正式宣布協議。

一名知情人士分析:「川普擱置協議可能有幾個原因,但我傾向認為是因為中國貿易談判的考量。」

台灣強調將持續爭取更佳稅率

賴清德周五緊急滅火。他強調:「20% 絕非台灣的目標,我們會持續談判,爭取更有利、更合理的關稅水準。」他並表示,政府會「堅定不移」地維護國家利益,保護台灣產業和民眾健康。

一名熟悉談判過程的美國官員也認為 20% 稅率只是暫時性的,因為雙方還會「重新檢討其他問題」。這名官員表示:「台灣的暫時關稅遠低於其他還在談判中的國家,像是加拿大和印度,這應該可以看作是雙方差距並非無法跨越的正面訊號。」

雖然最新關稅稅率比川普「解放日」政策原訂的 32% 低了不少,但台灣仍未能達到與主要競爭對手日本、南韓同等待遇的目標。日韓兩國上個月公布的協議都拿到 15% 的優惠稅率。

國民黨立刻抓住這個差異痛批政府談判無能。

電子產品豁免適用 政府淡化衝擊

不過政府官員對關稅影響相對樂觀。他們指出,佔台灣對美出口大宗的電子產品並不適用這個「對等」稅率,而是會由美國政府另外準備的個別行業關稅來規範。根據各行業國家安全審查的第 232 條款調查,美國打算對半導體、生產設備及零組件課稅,同時也會對各種含有晶片的下游電子產品徵收關稅。

另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是,美國政府究竟要台灣增加多少投資。

三名知情人士透露,協議之所以拖延,主要是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多次介入,他在與政府代表和大型科技公司會談時,要求台灣比照日韓模式,承諾在美國進行大規模額外投資。

台積電千億投資承諾 業界質疑喊太早

全球最大晶片代工廠台積電 (2330) 今年稍早已經宣布,將美國投資金額從 650 億美元大幅提高到 1650 億美元,台灣原本希望這項承諾能夠減輕部分壓力。

但國民黨認為台積電的投資承諾等於是把台灣的重要談判籌碼拱手讓人。國民黨表示:「未來涉及戰略產業的談判,政府應該要更加謹慎嚴謹。」

業界人士也質疑,用承諾數千億美元投資來「買」更低關稅稅率的做法並不划算。一名台灣科技業高層直言:「如果未來晶片關稅真的有殺傷力,反正也會逼我們在美國增設更多產能。所以現在就承諾什麼巨額投資基金,不是件好買賣。」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