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賴清德





    2025-09-10
  • 台灣政經

    總統賴清德今 (10) 日出席「2025 國家安全與經濟韌性論壇」,賴清德提出台灣國家安全韌性 4 大韌性,也在經濟韌性上強調,面臨國際經濟、地緣政治不斷變動情勢下,政府持續注意中小微型企業,在面對關稅下的嚴峻挑戰,並協助升級轉型,也期盼金融單位能協助企業需求,不能「雨天收傘」,而應共度難關。






  • 2025-09-04
  • 台灣政經

    賴清德總統周三(3 日)表示,台灣人民熱愛和平,也不拿槍桿子紀念和平,而是緬懷先烈、記取歷史教訓,堅守自由民主信念,更相信手中裝備是用來保家衛國,不是用來侵略擴張。賴清德周三說,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 80 周年。80 年前的昨日,我國陸軍上將徐永昌和其他的八個同盟國,一起簽署文件、迎來終戰,共同見證「團結必勝、侵略必敗」的血淚教訓。






  • 2025-08-22
  • 台灣政經

    賴清德總統今 (22) 日前往宜蘭勗勉海軍一六八艦隊時表示,明年度國防預算占全國 GDP 3.32%,也可望在 2030 年前,比照北大西洋公約的標準,達到 GDP 5%,並持續支持國防自主,讓台灣的軍工產業強化國防,達成永續雙贏,期勉國軍成為一支「有榮耀、有紀律、有戰力」的鋼鐵勁旅。






  • 2025-08-05
  • 國際政經

    隨著美國大幅調升台灣出口至美國的大多數商品關稅,從 10% 直接跳升至 20%,前川普政府資深外交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於本週二(5 日)發表長篇評論,直指台灣與川普政府外交關係的惡化,並非偶然,而是「自上而下」系統性誤判與錯誤決策的必然結果。






  • 台灣政經

    總統賴清德今 (5) 日出席「凱達格蘭論壇:2025 印太安全對話開幕」,賴清德以英文致詞,強調台灣面臨中國威權主義持續擴大,明年的國防預算,將達到全國 GDP 3% 以上的目標,台灣也會繼續強化經濟韌性,持續推動半導體、人工智慧 (AI)、軍工、安控與次世代通訊產業等「五大信賴產業」的升級。






  • 2025-08-01
  • 美股雷達

    根據《金融時報》周五 (1 日) 報導,台灣未能趕在川普 8 月 1 日截止期限前達成貿易協議,讓外界更加擔心美國可能為了改善美中關係而淡化對台灣的安全支持。台灣身為全球最重要的晶片製造基地,同時也是美國第七大貿易夥伴,在川普 4 月宣布「解放日」關稅政策後,是最早與華府展開談判的國家之一。






  • 國際政經

    美國政府通知台灣「對等關稅」稅率為 20%,賴清德總統周五(1 日)對此表示,「暫時性關稅」是 20%,主要原因是談判程序安排,台美雙方尚未進行總結會議。賴清德周五上午召開「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記者會」,他說台美貿易談判到目前為止,已經有階段性成果,從關稅稅率 32% 調降至 20%,但這並非台灣談判的最終目標,後續談判將爭取更有利、更合理的稅率。






  • 台灣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於美東時間 7 月 31 日簽署行政命令,公布新的對等關稅稅率,據白宮最新公布的各國修正數據,台灣稅率為 20%,仍高於主要競爭對手日、南韓 2 國的 15%。總統賴清德今 (1) 日中午於總統府召開記者會表示,再度重申這僅是台灣的「暫時性關稅」,也不是國家的終極目標,相信後續若達成進一步協議,可望再調降稅率。






  • 2025-07-30
  • 國際政經

    根據《金融時報》週三(30 日)報導,美國政府於 6 月臨時取消了原訂與台灣國防部長顧立雄的會晤,引發外界對美國總統川普在美中台三邊關係中,支持台灣可能引發中國不滿的顧慮。報導援引知情人士指出,顧立雄原計劃前往華盛頓地區,與美國國防部政策次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進行國防會談。






  • 台灣政經

    彭博周二 (29 日) 報導,賴清德總統過去一周經歷「大罷免」失敗和傳出過境紐約要求遭川普政府拒絕之後,如今又面臨新考驗:美國總統川普設定的關稅期限本周將到來。台灣正趕在 8 月 1 日期限到來之前,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以避免遭加徵 32% 對等關稅。






  • 美股雷達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週二 (29 日) 表示,針對外界關注總統賴清德近期出訪並過境美國是否納入談判考量,貝森特澄清,此次美中會談專注於貿易領域,未觸及賴總統行程,並重申美方不將國安與貿易議題混為一談。美中高層於本月 29 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結束第三輪貿易談判,但雙方未就延長關稅寬限期達成共識。






  • 2025-07-29
  • 國際政經

    英國《金融時報》周一(28 日)披露,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川普拒絕賴清德總統出訪中南美洲期間停留紐約,美國眾院前議長裴洛西在社交平台 X 上表示,這是危險信號,代表美國在面對北京的壓力下,可能在台灣問題上保持沉默。裴洛西周一說,這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勝利,但願這不是美國政策轉變的預兆。






  • 台灣政經

    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周一(28 日)表示,考量近日南部風災災後復原、美國「對等關稅」及區域情勢等,賴清德總統近期暫無海外訪問安排。郭雅慧說,一如過往,賴總統出訪的行程定案後,就會適時向各界報告,惟考量近日南部風災災後復原、美國「對等關稅」及區域情勢等,賴總統近期暫無海外訪問安排。






  • 2025-07-28
  • 台灣政經

    《彭博》周一 (28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正討論是否批准台灣總統賴清德下周的美國過境行程,因擔心此舉可能影響美中貿易談判及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潛在峰會。知情人士指出,賴清德原計劃於 8 月 4 日在紐約過境,10 天後再經達拉斯,作為訪問巴拉圭、瓜地馬拉及貝里斯行程的一部分,但台美官員上周未能取得美方正式同意,令行程陷入不確定。






  • 2025-07-27
  • 台灣政經

    國民黨 24 位立委與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周六(26 日)投票,全數未通過,是民進黨 2018 年九合一大選團滅以來最大挫敗,海外學者表示,賴清德總統必須找到某種途徑與民眾接觸。國民黨立委徐巧芯周日表示,民進黨會敗得這麼慘的原因,這些日子以來,除了大罷免,什麼都沒有做。






  • 台灣政經

    國民黨 24 位立委與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周六(26 日)投票,全數未通過,是民進黨 2018 年九合一大選團滅以來最大挫敗。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周六傍晚 7 點於新竹市黨部向支持者深深一鞠躬。他表示,必須承認失敗,也必須尊重這個結果,「失敗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捍衛民主價值、捍衛民主的決心絕對不會改變。






  • 2025-07-24
  • 台股新聞

    傳總統賴清德今年 8 月將出訪中南美洲前往我國在當地友邦出訪,途中將過境美國紐約、德州達拉斯,宣布「大規模採購美製客機,與加大投資美國」。對購機一事,華航 (2610-TW) 董事長高星潢今 (24) 日於立法院接受質詢時表示,採購新機都是專業考量,以淘汰舊機、是否有新航點優先,若有採購案將由華航對外宣布。






  • 2025-07-15
  • 國際政經

    巴拉圭總統貝尼亞(Santiago Pena)於週一(14 日)宣布,台灣總統賴清德將於下個月訪問巴拉圭。外界預料,賴清德在此行中很可能過境美國,這一安排勢必將再度引起中國的不滿。根據《路透》報導,貝尼亞在巴拉圭首都舉行的雙邊投資論壇中,宣布賴清德即將訪問的消息,並表示:「我們正滿懷期待和熱情地準備 30 天後迎接賴清德總統。






  • 2025-06-30
  • 台灣政經

    賴清德總統周日(29 日)前往新竹出席「國際獅子會 300B6 區年度感恩餐會」,並進行「團結國家十講」第三講談「憲政體制」,講述憲法沿革及賦予總統、五院的權責。賴清德強調,他身為總統,也是憲法守護者,有責任維護憲法五權分立,確保國家體制完善。






  • 2025-06-22
  • 台灣政經

    為團結國人、聯繫朝野面對國際地緣情勢的快速變化,總統賴清德將自周日 (22 日) 起,在全台各民間社團啟動「團結國家十講」活動。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周六 (21 日) 表示,此次於民間社團 10 場開講活動,賴總統對外將展現台灣作為國際擔負責任,將貢獻更多,對內則以具體行動團結國家,共同面對外來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