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韓國貿易談判成功提振台股信心,科技股面臨全球挑戰與機遇

鉅亨網新聞中心


韓國貿易談判成功引發台股信心,科技股分化顯現全球市場挑戰與機遇

韓國團隊在與美國總統川普的貿易談判中,透過讚美川普及簡短表達的策略,成功達成3,500億美元的投資共識,顯示出談判技巧的重要性[1]。在此背景下,台灣股市在關稅大限前的震盪中,三大法人仍然買超172.11億元,顯示出市場對於台積電等權值股的信心,並反映出投資者在不確定性中尋求穩定的資本配置[2]。這些動態不僅影響各自國家的經濟走向,也揭示了全球貿易環境中的微妙變化。
台美經貿小組已完成技術性磋商,雙方在多項議題上達成共識,然而美方貿易代表對進度表達不確定,顯示談判仍有變數[3]。與此同時,鄉林建設 (5531-TW) 董事長賴正鎰透露,北投案潛銷熱烈,並計劃在雙北及台中持續推進土地購置與開發,顯示房地產市場活絡[4]。這些動態反映出台灣在國際貿易及內需市場的雙重挑戰與機遇,未來將影響資本流向及產業布局。
在關稅大限前的震盪中,台股最終收漲80.8點,電子權值股如台積電 (2330-TW) 和鴻海 (2317-TW) 表現強勁,顯示市場對AI相關產業的信心。尤其在中美AI競爭背景下,中國倡導的「AI為全民」理念與美國的出口管制形成鮮明對比,進一步影響全球科技格局[5][6]。這種策略分歧可能使台灣企業在全球市場中獲得更多機會,尤其是在高價股和相關供應鏈的推動下,市場情緒仍然保持觀望,但長期看來,台股的成長潛力不容小覷。
輝達 (NVDA-US) 因其H20人工智慧晶片的安全風險遭中國網信辦約談,要求提供相關證明文件,顯示出中美科技競爭的緊張局勢[7]。此外,台達電 (2308-TW) 公布第二季獲利創歷史新高,稅後純益達139.48億元,股價隨之大漲,顯示出市場對其未來成長的信心[8]。這兩則消息反映出科技股在當前市場環境中的分化趨勢,輝達面臨的監管挑戰與台達電的業績亮眼形成鮮明對比,投資者需密切關注政策變化對科技產業的影響。
聯亞 (3081-TW) 在最新財報中顯示出強勁的成長勢頭,第二季營收達5.53億元,毛利率和營益率均顯著提升,股價因此漲停,帶動CPO族群的整體上揚[9]。同時,日本央行維持利率不變,但上調通膨與經濟成長預期,市場解讀為潛在升息信號,顯示出對未來經濟的謹慎樂觀[10]。這些動態反映出全球市場在科技需求與貨幣政策之間的微妙平衡,特別是在AI伺服器需求增長的背景下,相關產業的發展潛力值得關注。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排除精煉銅的關稅政策,導致紐約銅期貨重挫20%,顯示市場對政策的反應與實際結果出現重大落差,交易員對之前的布局感到失望[11]。同時,瑞士央行上半年虧損153億瑞郎,主要因美元疲軟導致外幣部位損失,這一情況加劇了市場對其未來股息派發的擔憂[12]。這些事件反映出全球市場在政策變動及匯率波動下的脆弱性,投資者需謹慎評估風險與機會。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指標剛跌破

#波段回檔股

#極短線弱勢

#高檔出場訊號

#營收獲利增加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