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熱潮持續,台達電創新高,貿易政策與AI市場動態引發關注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達電獲利創新高,科技股熱潮持續,貿易政策與AI市場動態引關注
台達電 (2308-TW) 第二季獲利創歷史新高,稅後純益達139.48億元,顯示出強勁的市場需求和匯兌狀況改善,股價隨之跳空大漲至582元[1]。聯亞 (3081-TW) 也在法說會上公布優於預期的財報,成功由虧轉盈,股價漲停至410元,激勵CPO族群股價上揚,顯示出光通訊市場的回暖[2]。隨著AI伺服器需求增長,相關產業鏈的發展潛力持續受到市場關注,未來將有更多投資機會。
另一方面,鴻海 (2317-TW) 與東元 (1504-TW) 的換股合作,旨在進軍 AI 資料中心市場,促使鴻海股價早盤上漲逾 4%[3]。然而,其電動車子公司鴻華先進 (2258-TW) 則因市場反應不佳重挫 7%[3]。同時,日本央行維持基準利率於 0.5%不變,並上調通膨與經濟成長的相關數據,顯示出升息的潛在可能性,這一政策決策反映出當前經濟的不確定性及政治局勢的影響[4]。整體而言,市場對於科技股的熱情與全球經濟的變化交織,顯示出投資者需密切關注政策動向及企業策略調整。
在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排除精煉銅的關稅政策,導致紐約銅期貨重挫20%,創下歷史最大跌幅,顯示市場對政策的反應與實際結果存在巨大落差,交易員對之前的布局感到失望[5]。同時,Meta與微軟的強勁財報推動相關ETF表現亮眼,統一FANG+ ETF (00757-TW)年漲幅達24%,成為市場焦點,顯示科技股仍具吸引力[6]。這一系列事件反映出市場在面對政策變化與企業表現時的敏感度,未來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全球經濟動向及科技股的持續表現。
隨著AI技術的迅速發展,台玻 (1802-TW) 因「Low-CTE 玻纖布」供應緊張而受到市場熱捧,股價在昨日大賣後今日漲停,成交量達16.8萬張,顯示出投資者對其未來成長的信心[7]。該公司計劃投資22.5億元擴建產線,預計可在3.6年內回收成本,並已獲得客戶認證,顯示其產品在高階AI伺服器中的重要性[8]。然而,市場需警惕利多消息尚未完全轉化為實際營收,可能影響未來股價表現。另一方面,中華電信 (2412-TW) 今晨遭遇手機斷訊事件,雖然問題已於上午6點後恢復正常,但此事件可能對其品牌形象造成影響,需持續關注其後續的客戶服務及市場反應。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