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四連升 人民幣國際化加速 科技與貿易政策影響市場動向
鉅亨網新聞中心
港股連升四日 人民幣國際化加速 科技與貿易政策影響市場動向
香港股市在中美科技博弈緩和及輝達恢復向中國銷售人工智能晶片的利好消息推動下,恒生指數上漲1.6%,實現四連升,顯示市場對科技股的信心回暖,尤其是阿里巴巴和嗶哩嗶哩等龍頭股的強勁表現[1]。同時,中國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加速,埃及中央銀行與中國人民銀行的合作協議使人民幣在埃及市場的使用範圍擴大,並且CIPS系統的全球覆蓋面持續增長,顯示出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逐步提升,這將進一步降低對美元的依賴[2]。整體而言,港股及人民幣的發展趨勢反映出全球市場對中國經濟復甦的信心,並顯示未來的結構性機會。
中國第2季GDP成長5.2%,雖高於前季,但顯示出經濟韌性與內需回暖的潛力,儘管對美國出口大幅減少[3]。在此背景下,文曄 (3036-TW) 與日電貿 (3090-TW) 的換股合作將使文曄持股增至36%,預計將進一步強化雙方在被動元件市場的競爭力,並提升營運表現[4]。市場分析指出,儘管中國經濟面臨需求疲弱的挑戰,結構性政策的導入及企業間的戰略合作或將成為未來增長的關鍵動力。
在美國關稅政策推進的背景下,企業面臨合規與逃避之間的困境,法律顧問的需求激增三倍,顯示出企業對合法避稅策略的迫切需求[5]。同時,馬來西亞貿易部長指出,儘管面臨美國新關稅挑戰,該國仍有望在2025年實現4%-5%的GDP增長,並積極爭取對半導體及製藥業的零關稅待遇[6]。這一系列動態反映出全球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企業在應對關稅壓力的同時,也在尋求新的增長機會,特別是在高科技產業的合作與談判上,未來的貿易格局將更加複雜。
Meta (META-US) 考慮放棄開源 AI 模型「Behemoth」,轉向封閉系統以應對商業化挑戰,這一策略轉變可能重塑 AI 產業格局,並為中國企業提供機會[7]。同時,新加坡淡馬錫控股報告顯示其投資組合價值達4340億新元,年增450億新元,顯示出數位化及永續生活等趨勢的強勁回報[8]。這些動態反映出全球市場在科技與投資策略上的快速變化,企業需靈活應對以保持競爭力。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