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市場因科技創新與貿易政策動盪而震盪,AI與電動車成關鍵焦點
鉅亨網新聞中心
科技與貿易政策動盪影響美國市場,AI與電動車成未來焦點
Windsurf 在遭遇 Google 挖角後,最終決定將剩餘資產出售給 AI 新創 Cognition,這一交易雖然金額未公開,但顯示出市場對 AI 技術的高度重視[1]。蘋果 (AAPL-US) 預計於9月發表的 iPhone 17 系列,因可能新增橘色款而引發消費者熱議,顯示出品牌在產品設計上的創新與市場需求的敏感度[2]。這兩則消息反映出科技產業在人才與產品創新上的激烈競爭,並暗示未來市場將持續受到 AI 和消費電子產品的雙重驅動。
白宮經濟顧問哈塞特指出,川普的關稅政策未引發通膨,因美國消費者因愛國主義減少進口需求,導致進口商品價格下跌[3]。然而,批評者認為關稅仍可能推升物價,且部分進口商因擔心關稅而提前囤貨,影響價格反應。與此同時,川普對俄羅斯的強硬聲明未如市場所想宣布即時制裁,導致國際油價下滑,市場對其缺乏具體行動感到失望[4]。這顯示出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下,市場對政策的敏感度與反應迅速,未來需密切關注川普政府的具體措施及其對市場的長期影響。
美國放寬晶片設計軟體出口限制後,中國反壟斷機構有條件批准新思科技 (SNPS-US) 350 億美元收購 Ansys,顯示中美科技合作的微妙變化[5]。同時,通用汽車 (GM-US) 與 LG 能源解決方案的合資企業 Ultium Cells 宣布擴建電池工廠,計畫於 2027 年底商業化生產低成本 LFP 電池,進一步強化其在電動車市場的競爭力[6]。這些動態反映出全球科技與汽車產業在面對市場挑戰時,企業積極調整策略以維持增長與創新,並在政策變化中尋找新的商機。
在貿易戰的壓力下,美國企業加速清帳與降庫存,進口商透過「供應鏈融資」策略提升現金流,顯示市場對不確定性的高度警覺[7]。同時,中國新創月之暗面推出的開源語言模型 Kimi K2,以低成本和高效能挑戰市場巨頭,顯示AI技術的競爭日益激烈[8]。這些動態反映出企業在面對全球經濟變遷時,必須靈活調整策略以維持競爭力,並在資金運用上更加謹慎。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