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動盪:美國稅制變革、軍事預算增長與科技挑戰影響投資信心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市場動盪:美國稅制變革、軍事預算增長及科技業挑戰交織影響投資信心
川普推動的《大而美法案》使國防部門成為最大贏家,獲得1,500億美元預算增加,顯示政府對軍事支出的重視[1]。科技業則面臨AI監管的挑戰,而私募基金和銀行業因稅收優惠的保留而受益,顯示金融市場的結構性變化[1]。同時,荷蘭法院對前艾司摩爾員工的判決,揭示了半導體產業在全球安全中的脆弱性,並強調了技術外洩的風險[2],這可能進一步影響投資者對該領域的信心,尤其是在地緣政治緊張的背景下。
美國總統川普自8月起對銅產品加徵50%關稅,促使國際銅交易商迅速轉向中國市場,導致銅價上漲及供應鏈重組,尤其是南美銅料計劃交付至中國[3]。此外,定穎旗下的超穎電子獲得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批准,將進一步擴大其HDO產能,預計2024年營收達135.69億元,顯示PCB產業在全球供應鏈變動中仍具增長潛力[4]。這些動態反映出在貿易政策影響下,市場結構正在快速調整,企業需靈活應對以維持競爭力。
隨著新台幣匯率的強勁升值,金管會針對壽險業推出放寬責任準備金計提的措施,國泰人壽、富邦人壽等五家壽險公司已獲准增提外匯準備金,顯示出業者對於市場變化的靈活應對[5]。與此同時,美股市場在財報季前的平盤波動中,投資者對科技股的獲利增長持樂觀態度,分析師指出「美股七雄七」將實現14%的獲利增長,顯示出企業獲利仍是市場的主要驅動力[6]。這些動態反映出全球市場在面對不確定性時,仍然依賴企業基本面來尋找投資機會。
OPEC+考慮在9月完成增產後,從10月起暫停進一步增產,以應對全球石油庫存上升及避免油價崩跌,摩根大通指出若供應過剩,油價可能降至每桶60美元[7]。同時,富邦金 (2881-TW) 上半年稅後純益達513億元,顯示出其在市場變化中的穩健表現,特別是富邦人壽和台北富邦銀行的獲利創歷年新高,反映出金融業在不確定環境中的韌性[8]。這些動態顯示出全球市場在供需變化及金融業績上的相互影響,投資者需密切關注未來的市場走向。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軋空機會股
#大戶買散戶拋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