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面臨重塑:技術創新、資源爭奪與市場挑戰交錯影響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經濟重塑:技術創新、資源爭奪與市場挑戰交織影響
麥肯錫最新報告指出,未來15年將是18個高成長潛力產業重塑全球經濟版圖的關鍵期,這些產業包括AI軟體、網路安全及未來空中交通等,將使全球GDP佔比提升至10%至16%[1]。同時,安謀 (ARM-US) 在資料中心的客戶數自2021年以來成長14倍,顯示其在生成式人工智慧推動下的算力需求激增。儘管整體半導體市場面臨挑戰,但安謀的低耗能架構受到亞馬遜、Google及微軟等雲端巨擘的青睞,顯示出其在新興市場的強勁增長潛力[2]。這些趨勢顯示,技術創新將成為未來經濟競爭的核心,並可能改變市場格局。
在亞太區論壇上,Google (GOOGL-US) 揭示其 AI 投資策略,重點放在技術基礎設施,計劃投入 750 億美元擴建資料中心,顯示出對 AI 領域的長期承諾[3]。同時,中國對美國的關鍵礦物出口禁令引發供應鏈調整,透過泰國和墨西哥等第三國進口的銻金屬量激增,顯示出地緣政治影響下的資源爭奪戰仍在持續,這不僅凸顯了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也讓中國面臨出口管制有效性的挑戰[4]。這些動態反映出科技與資源市場的相互影響,未來將持續影響全球經濟格局。
當前,日本面臨自二戰以來最嚴重的稻米危機,米價飆升近100%引發市場動盪,並可能導致政府危機,進一步影響日本國債殖利率,甚至引發全球金融危機[5]。同時,特斯拉 (TSLA-US) 股價年初至今下跌約25%,主要因執行長馬斯克的政治行為及需求疲軟所致,顯示出市場對於電動車需求的擔憂[6]。此外,星巴克 (SBUX-US) 正在評估超過25家私募機構對其中國業務的股權出售報價,估值範圍在50億至100億美元之間,顯示出市場對於中國市場的高度關注[7]。而美國前總統川普則宣布新一輪關稅,計劃對日本和韓國徵收25%的關稅,這一策略可能會重塑國際貿易關係,並影響全球經濟格局[8]。綜合來看,這些事件不僅反映出各國經濟的脆弱性,也顯示出全球市場面臨的多重挑戰。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