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市場最新動態:中國電動車崛起、標普500目標上調與貿易風險並存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股市場動態:中國電動車崛起、標普500目標上調、貿易風險仍存
美國總統川普簽署的「大而美法案」意外促進中國電動車品牌的海外擴展,因該法案終止了美國的電動車補貼,讓中國品牌如比亞迪等有機會在智能電動車市場與美方燃油車技術競爭。數據顯示中國新能源車出口量上半年增長48%[1]。此外,高盛上調標普500指數目標,認為聯準會將提前降息及大型企業表現穩健將支撐股市,將標普500指數12個月目標從6,500點上調至6,900點,顯示出近6%的上行空間,並指出企業將逐步調整成本結構以應對中美貿易戰的不確定性[2]。這些趨勢顯示出全球市場在科技與政策變遷下的動態調整,投資者需密切關注未來經濟指標及市場反應。
在川普延後關稅上調期限的消息下,美股主要指數漲跌互見,市場情緒略有回穩,但貿易衝突的潛在風險仍然存在,投資人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感到焦慮[3]。雖然道瓊工業指數小幅下跌,但那斯達克和標普500指數則小幅上揚,顯示科技股仍具韌性[4]。然而,經濟學家警告,若貿易談判未能達成共識,高關稅將對市場造成壓力,並可能進一步抑制企業投資意願,導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這一點在德國安聯下修2025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中得到了印證,顯示出未來經濟展望的高度不確定性。
戴姆勒卡車(Daimler Truck)計劃在未來五年內裁減約5,000名德國員工,以應對超過10億歐元的成本壓力,這一決策反映出全球製造業向低成本國家轉移的趨勢,並且旨在提升營運效率以支持電動車的轉型[5]。同時,IBM推出新一代Power11晶片,強調其在AI運算中的應用,並具備即時資安防護能力,顯示出企業在數位轉型過程中對安全性的重視[6]。在國際貿易方面,美國對日本商品徵收高額關稅的計劃遭到日本政府強烈反對,顯示出雙方在貿易協議上的僵局,尤其是汽車關稅問題成為主要障礙[7]。此外,美國6月自中國的海運進口量年減28.3%,顯示關稅政策對貿易的深遠影響,進口商正積極尋求供應鏈多元化以應對不確定性[8]。這些動態不僅反映出全球市場的變遷,也揭示了企業在面對挑戰時的應變策略,未來的市場環境仍需密切關注。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