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脆弱性加劇,科技轉型與航空市場增長成為焦點
英國4月GDP季減0.3%,創下自2023年10月以來最嚴重的月度跌幅,主要受到美國貿易戰及內部增稅和能源價格上漲的影響,顯示出經濟增長的脆弱性
[1]。同時,美國電腦科學畢業生的失業率飆升至6.1%,反映出勞動市場對於傳統技術職位的需求減少,AI技術的崛起使得初級職位受到威脅,科技公司更傾向於尋求具備AI與機器學習技能的人才
[2]。這些趨勢不僅揭示了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也顯示出科技行業的轉型需求,未來的職業發展將需要更強的技術與軟技能結合。
根據空中巴士最新數據,未來20年全球商用飛機隊將增至49,210架,印度將成為增長最快的市場,而中國則將成為運力最大的市場,顯示出航空業的結構性成長潛力
[3]。同時,美國總統川普宣稱中美雙方已達成協議,將由中國提供稀土資源,並調整關稅政策,這一動作可能會影響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性
[4]。在貿易緊張的背景下,航空運輸業的韌性與中國的稀土供應策略,將成為未來市場動態的重要指標,投資者需密切關注這些趨勢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日本政府考慮對外國遊客增收稅負,計劃取消消費稅免稅制度及提高國際觀光旅客稅,以穩定財政收入,但此舉可能影響入境消費,令旅遊業者憂心
[5]。與此同時,美國官員透露以色列已準備對伊朗發動軍事行動,並警告美國公民離開中東,顯示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可能影響全球市場
[6]。此外,日本企業信心因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而首次惡化,未來利潤將面臨下降,特別是汽車製造商面臨19.8%的利潤暴跌風險
[7]。在科技領域,隨著大型企業如谷歌和微軟裁員趨勢加劇,美國科技業將有7.5萬人失業,顯示AI投資反成「就業殺手」
[8],這些因素共同影響市場信心,未來經濟前景充滿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