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緩和推動台股大漲,科技股及數位經濟展現成長潛力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中貿易緩和推動台股大漲,科技與數位經濟趨勢影響市場前景
在美中貿易談判氣氛緩和的背景下,台股今日大漲超過400點,收在22242.14點,電子權值股如台積電 (2330-TW) 表現亮眼,漲幅達3.98%[1]。同時,和大 (1536-TW) 董事長沈國榮指出,特斯拉面臨比亞迪的激烈競爭,計劃加快在美國的投資步伐,並預計在水牛城購廠的結果將於7月揭曉,顯示出美國市場的潛力和挑戰並存[2]。隨著市場對電子產業的信心回升,投資者對未來的成長動能持樂觀態度,尤其是在全球電動車需求持續增長的背景下,台股的表現值得關注。
歐盟擴大對華為的禁令,禁止其參與海底電纜的鋪設與維護,顯示出對全球數位基礎設施安全的高度重視。特別是在中美技術競爭的背景下,海底電纜作為國際網路流量的關鍵承載體,其集中化特性使其面臨潛在攻擊風險[3]。同時,知名投資分析師Jim Cramer對穩定幣發行商Circle (CRCL-US)的股價表示過熱,建議投資者觀望,反映出市場對新興數位資產的謹慎態度,尤其是在IPO市場的波動性加劇之際[4]。這些動態顯示出全球數位經濟在安全與投資價值之間的微妙平衡,未來市場將持續受到政策與技術競爭的影響。
國產 (2504-TW) 在5月營收達20.4億元,創下歷史同期新高,顯示出其在淡季中的強勁表現,尤其受益於AI大建設需求及台積電 (2330-TW) 的新廠建設推動[5]。此外,漢唐 (2404-TW) 也因在台積電亞利桑那二廠的市佔率提升,營收表現優於去年,並計畫擴大美國人力資源以應對增長需求[6]。這些趨勢顯示,隨著科技產業的持續擴張,相關供應鏈企業正迎來新的成長機會,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台積電 (2330-TW)(TSM-US) 5月營收達3205億元,年增39.6%,顯示出強勁的市場需求和技術優勢,創下單月歷史次高[7]。與此同時,美國衛生部長甘迺迪的疫苗政策改組引發信任危機,撤換ACIP全體成員以重建公眾信任,可能對公共衛生政策的穩定性造成影響[8]。這一系列變化反映出科技與公共衛生領域的動態互動,市場需密切關注政策變化對相關產業的潛在影響。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