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動態:企業調整韌性、科技創新與政治風險影響投資策略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市場動態:企業調整韌性、科技創新與地緣政治風險交織影響投資策略
貿協最新調查顯示,約12.9%的企業已在美國生產或計劃赴美,顯示出企業在面對高關稅及地緣政治風險時的調整韌性[1]。馬斯克的Neuralink完成6億美元募資,估值達90億美元,顯示出科技創新在改善生活質量方面的潛力[2]。這些動態反映出企業在全球市場中的靈活應對策略,以及科技公司在推動產業轉型中的重要角色,未來將持續影響市場結構與投資方向。
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近日在加拿大發表「御座致辭」,強調當前全球不穩定性對加拿大的影響,並重申其主權的重要性,這一歷史性時刻被視為對加國的強力支持[3]。同時,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在巴西面臨勞工檢察官的訴訟,指控其涉及人口販賣及工人奴役,要求賠償4500萬美元,這一事件可能影響其品牌形象及未來在南美市場的擴展[4]。這兩個事件揭示了全球政治與經濟環境的複雜性,企業在擴展國際業務時需更加謹慎,以避免潛在的法律與道德風險。
台股今日開高走低,最終小漲21點至21357.72點,成交量達3213億元,顯示市場在連假前的謹慎情緒,權值股如台積電 (2330-TW) 表現強勁[5]。此外,美國20年以上期國債ETF安碩20年期以上公債ETF (TLT-US) 最近吸金逾18億美元,成為資金流入的焦點,顯示投資者對長期債券的反彈潛力仍抱有期待,儘管市場對美國財政赤字的疑慮仍然存在[6]。這一系列動態反映出市場在面對不確定性時的選擇與策略,尤其是在科技股和債券市場之間的資金流動。
中國總理李強在東盟-中國-海合會峰會上強調捍衛開發中國家利益,並反對霸權主義,顯示出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積極角色,尤其是在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方面的努力[7]。同時,國際金價在地緣政治風險及美國財政狀況影響下出現波動,花旗銀行指出未來三個月金價將達3500美元,顯示避險需求持續上升[8]。這些動態反映出全球市場對於穩定與安全的渴求,並可能促使資金流向更具潛力的投資領域。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偏弱機會股
#弱勢下殺股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