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限空令退場下跌,AI股韌性受青睞,中美地緣政治緊張影響全球市場動態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股首日限空令退場下跌115.67點 AI股韌性獲市場青睞
台股在限空令退場首日面臨美國關稅威脅,最終下跌115.67點,收於21536.57點,成交量達2952.27億元,顯示市場情緒受到壓制[1]。金管會恢復舊有借券賣出及融券保證金成數規定,進一步加劇市場的不安。儘管電子權值股如台積電 (2330-TW) 和鴻海 (2317-TW) 均出現下滑,AI相關產業卻顯示出相對韌性。勤誠 (8210-TW) 的股價表現突出,反映出市場對於AI技術的長期看好。整體而言,台股在外部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短期內面臨更大的波動風險。
中美地緣政治緊張加劇,全球製造業重組與市場動態變化加速
在美國施壓要求企業回流的背景下,中國正積極推動升級版的「中國製造」計畫,專注於晶片製造設備等高科技領域,以維持其製造業的主導地位[2]。同時,蘋果面臨來自川普政府的嚴格要求,必須考慮將部分生產基地回移至美國,這使得其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布局愈加複雜[3]。隨著中美之間的地緣政治風險加劇,蘋果的生產策略必須迅速調整,以避免與政府發生衝突,這將直接影響其未來的業務發展和市場競爭力。全球製造業正面臨重組,企業需在政策變化中尋求新的平衡點。
亞洲貨幣普遍小幅上漲,主要受到美元指數下跌至近一個多月新低的影響,這一變化部分源於美國總統川普延遲對歐盟商品徵收關稅的決策,顯示出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對市場情緒造成影響[4]。同時,川普在晚宴上強調加密貨幣的重要性,並表達對中國在此領域競爭的擔憂,這表明加密貨幣已成為美國國家戰略的一部分,未來可能會出現針對該領域的政策調整,進一步加劇全球市場的分化和地緣政治風險[5]。投資者需密切關注這些動態,以應對可能帶來的市場波動。
美國國債殖利率飆升,顯示出債券市場正經歷結構性轉變,投資者對政府債券的風險與報酬重新評估,尤其在美國年度赤字可能達到2兆至3兆美元的背景下,外國投資者對美國國債的信心開始動搖,這可能改變全球資本流動格局[6]。與此同時,阿里巴巴 (09988-HK) 集團主席蔡崇信在面對美中地緣政治緊張的情況下,呼籲亞洲企業應尋求內部及歐洲市場的成長機會,並強調歐洲市場對亞洲企業的潛力,這反映出企業在全球經濟環境變化中的應變能力[7]。隨著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加劇,亞洲企業的發展策略將愈加多元化,未來的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在COMPUTEX 2025大會上,輝達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指出,人工智慧 (AI) 將重塑產業格局,未來AI基礎設施將取代傳統資料中心,這一趨勢吸引基金經理人關注半導體先進製程及美國製造回流的相關個股,預計2025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將達6970億美元,顯示需求穩健成長[8]。同時,台灣經濟部長郭智輝強調,台灣在美國設廠的能力及計劃建立德州產業園區,將進一步促進台美製造業的互補性,並爭取在90天的關稅緩衝期內獲得更佳條件[9]。這些動向顯示出全球供應鏈的重組及市場機會的多元化,為投資者提供了新的布局方向。
全球財富中心變遷:美國城市主導,中國深圳增長驚人,科技與資安市場持續升溫
根據《2025 年世界最富裕城市報告》,美國城市在全球財富中心中占據主導地位,紐約和加州灣區的百萬富翁數量分別達到384,500和342,400,顯示出其強大的經濟吸引力[10]。同時,中國城市如深圳和杭州的增長速度驚人,特別是深圳以142%的增長率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財富中心,顯示出企業家型富翁對城市經濟的深遠影響[10]。在汽車產業方面,豐田的淨利潤達4.76兆日元,遠超中國所有車企的總和2.4倍,顯示出其在獲利能力上的優勢,儘管面臨市場挑戰,仍需中國車企反思其市場策略,從追求銷量轉向提升技術與獲利模式[11]。這些趨勢反映出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化,企業家型富人和技術創新將成為未來城市和產業發展的關鍵驅動力。
美股因陣亡將士紀念日休市,市場在假期前表現疲軟,主要受到貿易緊張局勢影響,導致道瓊指數、標普500指數和那斯達克指數創下自三月以來最大的單周跌幅[12]。此外,日本旭化成(Asahi KASEI)因AI算力需求激增而收緊PSPI材料供應,這一變化將促進中國半導體封裝廠的國產化替代機會,預計未來市場規模將顯著增長,為中國廠商帶來發展契機[13]。隨著全球供應鏈的變化,市場對於半導體材料的需求將持續上升,進一步影響相關企業的競爭格局。
資安產業因政府推動「五大信賴產業」政策而受到市場熱捧,相關股票如欣普羅(6560-TW)、昇銳(3128-TW)及杭特(3297-TW)表現強勁,尤其欣普羅因輝達執行長演講曝光而股價上漲,杭特則因應AI需求推出創新產品,營收顯著增長[14]。同時,台灣手機市場也顯示回暖跡象,4月銷量較上月增長3%,蘋果iPhone 16系列持續霸榜,三星Galaxy A56則成為安卓市場的亮點,顯示消費者對新機型的需求強勁[15]。這些趨勢反映出科技產業在創新與市場需求驅動下的持續成長潛力。
新紡 (1419-TW) 董事長吳昕恩在股東會上透露,公開標售的新光友誼大樓土地若順利將於年底入帳,底標價為41億元,預計6月中旬結標,顯示公司在資產變現方面的積極策略。此外,吳昕恩強調北士科土地只租不賣,該區域擁有約1.3萬坪土地,部分已出租,並計劃朝都更方向開發剩餘1.2萬坪土地,顯示出新紡對於長期發展的規劃。隨著輝達 (NVIDIA)(NVDA-US) 創辦人黃仁勳宣布新總部設於北士科,該地區的發展潛力愈加受到市場關注,將吸引更多投資者目光。新紡旗下子公司與長虹建設 (5534-TW) 合建案已取得建造許可,預計下半年動工,總銷金額預估達150億元,進一步強化其在桃園及全台的土地資產布局,顯示出公司在不動產市場的穩健策略與未來增長潛力。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下降三法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