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美國銀行考慮發行穩定幣,特斯拉推動人形機器人商業化,全球市場面臨動盪挑戰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國銀行考慮發行穩定幣,特斯拉推動人形機器人商業化,AI基礎設施需求激增

隨著加密貨幣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多家美國大型銀行如摩根大通 (JPM-US)、美國銀行 (BAC-US)、花旗 (C-US) 和富國銀行 (WFC-US) 正考慮聯手發行穩定幣,以促進傳統金融與加密市場的融合。這一動作顯示出銀行業對於穩定幣可能吸走存款的擔憂[1]。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在接受訪問時對美國經濟的未來表示謹慎,指出監管和官僚主義的影響,以及通膨和財政赤字的風險,並提到美國經濟衰退的機率約為50%[2]。這些因素可能影響銀行在穩定幣發行上的決策,尤其是小型銀行在成立穩定幣聯盟時面臨的挑戰,顯示出市場對於金融創新與經濟穩定之間的微妙平衡。
特斯拉 (TSLA-US) 執行長馬斯克近日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強調,旗下的Optimus人形機器人將成為「史上最偉大的產品」,預示著其潛在影響力將超越以往任何發明十倍,並計劃於2023年底在特斯拉工廠開始商業化運作。長期目標是到2030年年產百萬台[3]。與此同時,OpenAI也在亞太地區積極尋找資料中心設立地點,策略長權傑森將訪問日本、韓國等國,顯示出該地區在人工智慧基礎設施上的重要性,並與Alphabet及微軟展開激烈競爭[4]。這些動向不僅反映出科技巨頭對於AI技術的重視,也顯示出全球市場對於智能機器人及AI基礎設施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長,未來將可能重塑各行各業的運作模式。

全球市場動盪:日本公債拍賣失利、美債評級下調及泰國前總理被判賠百億泰銖

日本20年期公債拍賣遭遇重創,競標倍數降至2012年以來最低,顯示市場對新債的冷淡,殖利率則攀升至2000年以來的高點,這使得日本央行面臨政策困境[5]。此外,美國公債市場亦受到影響,穆迪下調美債評級,導致殖利率上升,融資成本增加,進一步引發全球資金撤離,投資者對日債和美債的信心動搖,資金大量流向新興市場和歐洲,造成美元指數下滑[6]。在此背景下,避險資產如黃金加密貨幣價格上漲,但新興市場的資金流入卻潛藏風險,可能隨時逆轉,全球金融市場的聯動性加大,潛在的系統性風險使市場更加脆弱。此外,美國考慮將約4,500名駐韓部隊撤至關島等印太區域的報導,雖然韓方否認相關討論,但此舉可能引發韓國及其他盟友的不安,進一步影響地緣政治的穩定性[6]
歐盟決定不再延長自2022年起對烏克蘭農產品的免關稅政策,將於6月6日起依據2017年貿易協定進行貿易。這一政策的終止引發了波蘭和法國農民的強烈反對,因為他們認為烏克蘭農產品的湧入損害了本國利益[7]。同時,市場對日本債市的擔憂日益加劇,尤其是在日本20年期公債標售疲軟的背景下,30年期公債殖利率創下近25年新高,這可能成為全球資金流動危機的導火線[8]。專家警告,若日本資金回流本土,將加速解除「日元套利交易」,進一步影響美國金融資產的估值,投資者需密切關注這一動態,以應對潛在的市場波動。這些因素共同顯示出全球貿易和金融市場的脆弱性,未來可能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
泰國前總理盈拉 (Yingluck Shinawatra) 因其執行的稻米收購計畫遭判賠100.28億泰銖,這一判決反映出對於政府政策失誤的嚴厲追責,尤其是在財政損失及稻米出口競爭力下降的背景下,盈拉的政治生涯受到重創[9]。與此同時,日本央行總裁植田和男在超長期公債殖利率創歷史新高的情況下,選擇靜觀其變,顯示出對市場動態的耐心,並未立即進行干預。這一策略可能是基於對財政政策擔憂及美國公債殖利率上行的考量[10]。這兩個事件均顯示出亞洲市場在面對政策挑戰時的不同應對策略,泰國的政治風波與日本的貨幣政策反映出各國在全球經濟變遷中的脆弱性與調整需求,未來市場參與者需密切關注這些動態對區域經濟的潛在影響。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