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美股因中美貿易進展大漲,科技股波動帶來新機遇與挑戰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股因中美貿易進展大幅上漲,科技股變化引發市場新機遇與挑戰

美股在中美貿易談判取得進展後大幅上漲,標普500指數上升3.3%,道瓊指數漲幅逾1160點,主要因美國對中國的綜合稅率從145%降至30%[1],市場對全球供應鏈斷裂的擔憂顯著減輕,並推動對美聯儲降息的看法調整。然而,專家對後市仍持謹慎態度,認為需更多證據支持長期漲勢。另一方面,軟銀願景基金在截至2025年3月的會計年度錄得稅前虧損約7.78億美元,虧損主要來自科技股投資回報減緩,儘管因字節跳動估值上升仍錄得261億日圓收益[2]。軟銀創辦人孫正義積極轉型,專注於人工智慧領域,顯示出在科技股波動中尋求新機會的策略,這也反映出市場對科技股未來潛力的不同看法。
根據《自然》發布的全球 AI 研究 TOP100 大學榜單,美國高校在該領域持續佔據主導地位,哈佛大學、史丹佛大學及麻省理工學院(MIT)名列前茅,顯示出美國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強大實力[3]。同時,中國的清華大學首次進入前十,顯示出其在 AI 研究的迅速崛起,這一趨勢可能會影響未來十年的科技發展方向。此外,Google (GOOGL-US) 透過自研的 TPU 技術顯著降低 AI 算力成本,僅為 OpenAI 的五分之一,這不僅提升了其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也可能改變業界對於 AI 基礎設施的投資策略[4]。綜合來看,這些發展不僅反映了學術界的競爭,也顯示未來科技產業的資源配置和人才培養將更加集中於 AI 領域。

美股市場信心不足,貿易協議帶來謹慎樂觀及地緣政治挑戰

美國銀行的最新調查顯示,基金經理人對美元的減碼幅度達到19年來的最高水平,反映出投資者對美國資產的信心不足,儘管美中貿易協議暫時改善了市場情緒[5]。在美國和中國達成90天貿易休戰的背景下,投資者對經濟硬著陸的看法顯著降低至25%,而61%則認為軟著陸的可能性較高,顯示出市場對經濟前景的謹慎樂觀[6]。同時,美國10年期和2年期公債殖利率的輕微下滑,反映出市場對即將公佈的通膨數據的高度關注,投資者正在評估貿易協議對經濟的潛在影響,並持續觀察川普政府的貿易政策如何影響未來的經濟走向。
中美於12日達成協議,暫停高關稅並設定90天停戰期,旨在減少經濟衝擊。然而,此舉引發日本的高度警覺,因其擔心中美博弈可能對本國製造業造成影響,故計劃加速日美貿易談判以維護國家利益[7]。美國財長貝森特提出的結構性議題,如消除中國鋼鐵及太陽能面板的產能過剩,及要求中國擴大進口美國產品,顯示出美方對貿易逆差的重視。專家指出即便談判取得進展,貿易結構的再平衡仍需數年努力。另一方面,川普近期對「統一」的言論引發台灣的高度關注,儘管美國在台協會澄清其發言僅針對美中貿易關係,並未改變對台政策,但台灣政府仍對未來政策變動感到憂慮,顯示出在全球貿易環境變化下,台灣的戰略地位愈加微妙[8]
當前國際局勢顯示出多方外交努力的動態,尤其是美國與俄烏之間的和平談判進展。美國總統川普表達了願意前往土耳其參加俄烏和談的意願,這一舉動被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視為促進和平的重要一步,顯示出美方對於直接對話的重視[9]。同時,印度與巴基斯坦雙方在經歷了緊張局勢後,於上週六達成停火協議,並進行了軍事指揮官的通話,重申維持和平的決心。然而,雙方在某些議題上仍存在口水戰,顯示出地區穩定的脆弱性[10]。這些事件反映出全球地緣政治的複雜性,尤其是在大國間的外交博弈中,和平的實現仍需各方的共同努力與妥協。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