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市場面臨貿易風險與科技競爭,散戶回暖但未來走向不明朗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股市場面臨貿易風險與科技競爭,散戶回暖,未來走向不明朗
摩根大通的最新報告指出,美國在貿易政策上的變化可能引發類似英國脫歐後的長期經濟衝擊。儘管短期內美國經濟未必會衰退,但結構性風險卻不容忽視,尤其是在關稅政策影響下,家庭消費和企業投資可能會受到壓制[1]。同時,蘋果公司計劃在其Safari瀏覽器中整合AI搜尋功能,這一舉措可能會對Google的廣告業務造成顛覆性影響,專家警告其市場主導地位面臨威脅,顯示出科技巨頭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2]。這些動態不僅反映了全球貿易環境的變化,也揭示了科技創新對市場結構的深遠影響,未來美國企業在應對貿易和技術挑戰時需更加謹慎。
蘋果 (AAPL-US) 正在與博通合作開發一款名為 Baltra 的高效能AI處理器,預計於2027年完成。這一舉措顯示出蘋果在人工智慧領域的長期布局意圖,可能進一步提升其在資料中心的競爭力[3]。此外,美股市場出現散戶投資者的強勁回暖,納斯達克指數自4月以來上漲15%,散戶連續21周淨買入股票,創下自2008年以來的新高,這一現象反映出市場結構的顯著變化。機構投資者則面臨撤退壓力,淨賣超達27億美元[4]。專家警告,若經濟衰退影響企業獲利,標普500指數可能面臨20%的跌幅,這使得市場未來走向充滿不確定性,投資者需謹慎評估風險。
美股市場動態:外交摩擦加劇、貿易協議信心與投資者風險評估
印度與美國之間的外交摩擦加劇,印度對美國總統川普在克什米爾問題上的調停提議表達了明確的反對立場,強調該爭端應由印巴雙方直接解決,拒絕任何第三方介入,顯示出印度在此衝突中自信的強勢地位[5]。此外,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對美貿易協議的談判中也展現出強硬姿態,堅持不接受不包含汽車關稅的協議,並計劃將協議達成的時間推遲至7月,這反映出日本在面對美方壓力時的堅定立場,尤其是在汽車產業面臨挑戰的背景下[6]。這些事件不僅顯示出亞洲國家在面對外部壓力時的堅持與自信,也反映出全球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未來可能影響國際市場的動態與投資者信心。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