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第二?蘋果引進AI搜尋重創谷歌 專家:搜尋業務面臨生成式AI顛覆 廣告霸主地位岌岌可危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2025-05-12 11:25

蘋果 (AAPL-US) 上周四 (8 日) 宣布考慮在 Safari 瀏覽器中加入 AI 搜尋結果引擎,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GOOGL-US) 當日股價應聲跌逾 7%,這一事件將關於 Goolge 是否會被顛覆的爭論,在蘋果宣布後變得異常激烈,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琪當天也示警,Google 正處於一個類似雅虎當年的「雅虎時刻」,生成式 AI 可能顛覆其搜尋業務。
中國《虎嗅網》報導,Google 搜尋引擎業務無疑是該公司利潤的基石,但隨著生成式 AI 的迅速崛起,外界開始擔憂,作為壟斷性入口的 Google 搜尋引擎業務是否會繼續成立,以及 Google 是否會重蹈雅虎的覆轍,失去行業主導地位。
身為網路時代的絕對霸主,Google 的核心競爭力始終建立在搜尋與廣告的共生體系之上,廣告收入佔比長期維持在 78% 以上,這種商業模式依賴於用戶透過關鍵字輸入獲取資訊的需求,搜尋引擎返回的連結清單與廣告位形成雙向變現循環。
但生成式 AI 的突破性進展正在動搖這一基,用戶不再滿足於需要篩選的連結列表,而是渴望透過自然語言互動獲得精準答案,蘋果此次整合 AI 搜尋功能,已展現出取代傳統搜尋的雛形,用戶可直接取得結構化訊息,廣告展示空間面臨被壓縮的風險。
這場科技革命帶來的不僅是使用者體驗的變革,更是商業模式的根本顛覆。儘管 Google 擁有 Gemini 等頂尖 AI 模型,但其廣告生態建立在傳統搜尋的流量分發邏輯之上。當用戶轉向 AI 驅動的直接問答模式,原有的競價排名廣告體系將遭遇致命衝擊。
ARK Invest 執行長伍德早在 2023 年就預警,生成式 AI 將重塑搜尋價值鏈,但當時市場普遍認為 Google 的技術儲備足以抵禦威脅。如今隨著蘋果率先推出 AI 搜尋功能,這種擔憂正從理論層面轉化為現實壓力。
歷史經驗顯示,技術領先者未必能守住陣地。雅虎曾擁有領先的搜尋引擎技術,卻在入口網站轉型為搜尋引擎的關鍵節點錯失機會。
報導指出,目前市場主要擔憂在於,即便 Gemini 技術性能卓越,但若無法重構廣告生態,Google 可能重蹈雅虎覆轍。更嚴峻的是,目前全球廣告主預算已出現結構性轉移跡象,蘋果透露 Safari 搜尋量首現下滑,意味著用戶行為轉變已傳導至流量入口層面。
此外,技術迭代與商業模式的錯位正在製造巨大鴻溝。生成式 AI 的個人化推薦能力與現有廣告系統的規模化曝光需求本質上矛盾。當 AI 搜尋優先提供精準答案,廣告主賴以生存的關鍵字競價模式將失去施展空間。更棘手的是,包括 OpenAI、xAI 在內的競爭對手尚未大規模開放廣告接口,但一旦形成替代性生態,Google 將喪失定價權。這種不確定性導致資本市場用腳投票,即便 Google 擁有頂尖 AI 技術,股價本益比仍被壓制在 18 倍,低於五年平均值 24 倍。
管理階層面臨的考驗遠超過技術層面。微軟的歷史經驗顯示,戰略轉型需要壯士斷腕的魄力。2014 年納德拉接任微軟執行長後,果斷將戰略重心轉向雲端運算,推動市值十年成長近 10 倍。反觀雅虎,在楊致遠回歸後仍固守傳統業務,最終淪為資本市場的棄子。當前 Google 管理層展現的審慎態度與策略模糊性,恰似雅虎末期的翻版,即執著於 Gemini 的技術優化,卻遲遲未對搜尋廣告商業模式進行顛覆性重構。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即便 Google 擁有上兆美元市值的資源儲備,但若繼續在戰略搖擺中錯失轉型窗口,結局可能與百度 (目前市值約 400 億美元) 無異。
這場 AI 引發的搜尋革命正在改寫科技業競爭法則,當蘋果率先撕開 AI 搜尋的入口,Google 的護城河正遭遇前所未有的衝擊。在顛覆性創新面前,是成為新時代的微軟,還是淪為下一個雅虎,Google 的抉擇將決定網路產業下一個十年的格局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