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台股反彈前景明朗,聚焦美中貿易與全球經濟風險,AI技術持續引領市場動態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5-11 11:50


台股展望反彈,聚焦美中貿易談判與全球經濟風險

隨著美國與英國貿易協議的達成,市場焦點轉向美中關稅談判。法人指出台股已部分反映關稅不確定性,預期5月將出現反彈,個股表現將優於大盤,特別是半導體及AI相關技術股[1]。同時,總統賴清德提出的「五大信賴產業」政策預期將在520前獲得支持,進一步提升市場信心。尤其是電子股在淡季中表現亮眼,台積電 (2330-TW) 4月營收創新高,顯示出行業韌性[2]。然而,投資者仍需密切關注國際局勢及關稅談判進展,以把握潛在的市場機會。
極氪汽車(ZK-US)的退市決策引發業界熱議,這一舉措被視為吉利汽車李書福推動「一個吉利」戰略的開端,目標是年銷售500萬輛的宏大計畫。與此同時,中國4月CPI和PPI雙雙下滑,分別下降0.1%和2.7%,主要受到國際油價重挫及中美關稅戰的影響,顯示出市場需求疲弱的現實。分析師預測,未來可能會有刺激政策出台以穩定物價,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尤其是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吉利的戰略調整或將成為其未來增長的關鍵驅動力。
中美在日內瓦的貿易談判雖然展現出雙方希望逐步削減高額關稅的意願,但專家認為短期內難以達成實質協議。這使得2024年預測的貿易逆差高達2,630億美元成為政治籌碼[5]。同時,高盛警告全球經濟正處於懸崖邊緣,建議投資者提升避險能力,並調整投資組合以應對通脹風險。儘管美國經濟指標顯示韌性,衰退風險仍高達45%[6]。這一系列動態顯示,市場需密切關注中美貿易政策的變化及其對全球經濟的潛在影響。
美國國會於5月8日召開AI聽證會,聚焦於美國在AI領域的競爭策略。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及超微半導體執行長蘇姿丰強調基礎建設與晶片製造的重要性,呼籲加大投資以應對中國的挑戰[7]。同時,印巴邊境衝突升溫,巴基斯坦聲稱摧毀印度S-400系統,導致印度股市下跌及外資撤出,市場對南亞核危機的擔憂加劇[8]。這些事件顯示出全球科技競爭與地緣政治風險交織,對市場情緒及資金流向產生深遠影響。

國安基金再度護盤 台積電成焦點 台灣企業積極應對匯率挑戰

國安基金最近進行第9次護盤,重點投資於台積電,顯示其對科技股的高度依賴。過去護盤獲利達83億元,證明其策略的有效性[9]。此外,面對新台幣升值,華碩、宏碁及微星等品牌積極調整策略,強調非美市場的重要性以減少匯率影響,並調整折扣策略以維持獲利[10]。這些動作反映出台灣企業在外部挑戰下,如何靈活應對市場變化,並持續尋求增長機會。

泰金2024年稅後純益創新高,AI技術與地緣政治動態影響市場發展

泰金–KY (6629-TW) 2024 年稅後純益創下歷史新高,達 4.17 億元,顯示出其在水五金市場的強勁表現。特別是與成霖 (9934-TW) 的合作關係,使其代工產品貢獻 10% 營收,並預計未來產能將增長 20-30%[11]。此外,印巴邊境停火協議的達成引發國際關注,雖然美國總統川普宣稱此為美方斡旋的成果,但印度與巴基斯坦對於美國角色的看法卻存在分歧,顯示出地緣政治的複雜性和各方利益的交織[12]。這些事件反映出在全球市場中,企業的成長與國際局勢的變化密切相關,投資者需密切關注這些動態以調整策略。
在美國,參議院否決了旨在規範穩定幣的《GENIUS法案》。此法案原本被視為川普任內的兩黨共識立法,但因民主黨對川普及其家族的加密貨幣投資提出質疑,認為存在利益衝突,影響國家安全與公眾信任,導致法案未能獲得足夠支持[13]。同時,英國Imagination Technologies推出的E-Series GPU專為邊緣AI設計,具備高效能和能效,預計將於2025年推出,滿足日益增長的邊緣AI需求,顯示出AI技術在各行業的廣泛應用潛力[14]。這些事件反映出在科技與政策交匯的背景下,市場對於加密貨幣及AI技術的關注與挑戰並存,未來將影響相關產業的發展方向。
Google (GOOGL-US) 在即將舉行的 Google I/O 2025 開發者大會前,搶先發布了全新 AI 模型 Gemini 2.5 Pro Preview。該模型專注於影片理解及程式輔助,並實現原生多模態處理,顯示出其在內容生成和摘要分析上的強大能力。根據 VideoMMe 基準測試,Gemini 2.5 Pro 獲得 84.8% 的高分,顯示其在影片理解方面的卓越性能,並且在程式碼生成和除錯建議上也有顯著提升,這不僅強化了 Google 在 AI 領域的競爭力,也預示著未來科技應用的廣泛潛力,尤其是在多媒體內容創作和開發工具的進一步整合上,將可能改變市場格局[15]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法人看好股

#動能均線獲利股

#低股價淨值比起漲股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