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台股小幅上漲23.9點,三大法人買超市場信心回暖,醫療與科技產業面臨新挑戰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5-07 15:55


台股小幅上漲23.9點,三大法人買超8.69億元,市場信心回暖

新台幣匯率波動收斂的背景下,台股今日出現震盪走勢,三大法人合計買超達8.69億元,顯示市場對於後市仍持樂觀態度,尤其是台積電 (2330-TW)(TSM-US)的表現尤為關鍵。根據DIGITIMES報告,台系代工廠的筆電出貨滲透率預計將下滑至69.5%,顯示出市場競爭加劇及需求波動的挑戰。儘管如此,廣達 (2382-TW) 預期訂單成長,將有助於其市場占比回升。整體而言,儘管面臨地緣政治及經濟前景不明的挑戰,市場仍對科技股及筆電需求持續關注,未來的成長動能將取決於企業換機需求及主要品牌的市場策略。 [1][2]
隨著新台幣匯率的波動收斂,台股今日小幅上漲23.9點,收於20546.49點,成交量達2697億元,顯示市場情緒逐漸回暖。特別是台積電 (2330-TW)(TSM-US) 尾盤急拉83點,成功翻紅並守穩5日線,顯示其在市場中的支撐力。另一方面,台塑四寶的股價因即將公布的業績預期而上揚,特別是台塑化 (6505-TW) 首季稅後純益大幅增長184.6%,顯示塑化業在新台幣升值及油價下跌的利好影響下,將持續受益。此外,三菱汽車與鴻海集團的合作開發電動車計畫,預示著台灣在全球電動車市場中的潛力,未來將進一步強化台灣在電動車產業鏈中的地位,並推動相關企業的成長。總體來看,台股在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動下,展現出穩定的上升趨勢,市場信心有望持續增強。[3][4][5]

台股動態:群光財報顯示市場需求疲弱,政府推動護理人力政策,央行提國家主權基金應對風險

群光 (2385-TW) 公布第一季財報,稅後純益15.9億元,季減34.1%及年減9.6%,每股純益2.19元創近兩年新低,顯示出市場需求的疲弱。儘管營收232.8億元年增1.9%,但季減11.3%及毛利率僅18.5%反映出成本壓力加大。為了應對市場挑戰,群光計畫擴大泰國製造基地以滿足美系客戶需求,預計泰國廠營收貢獻將從20%提升至25%-30%。面對這些變化,群光訂單穩定,並計畫加速導入筆電相關產品線,法人預估第二季營收將季增5%-10%,顯示出未來的增長潛力。 [6]
賴清德總統在「114 年國際護師節聯合慶祝大會」上強調護理人員對台灣健康的重要貢獻,並宣布政府將編列4年275億元以解決醫護人力問題。這一政策的核心在於推動醫院護病比制度的法制化,顯示出政府對於醫療體系人力資源配置的重視。未來,政府將從教育、考試、聘用及薪資等多方面加大投入,並鼓勵AI輔助措施,以提升護理職場環境,這不僅是對護理人員的支持,更是提升整體醫療服務質量的關鍵。隨著醫療需求的增加及人口老化,護理人力的短缺問題愈發凸顯,政府的這一系列措施將有助於改善醫療體系的可持續發展,並為護理職業的專業化和法制化奠定基礎。 [7]
台灣央行總裁楊金龍在立法院備詢時提出設立國家主權基金的建議,強調應制定專法以賦予獨立機構管理彈性。這一舉措可能為國家財富管理帶來新的視野,尤其是在高風險、高報酬的投資環境中,能有效應對市場波動風險,吸引優秀人才。與此同時,記憶體模組大廠威剛 (3260-TW) 公布4月營收創下新高,顯示出在全球記憶體需求增長的背景下,該公司因訂單充足及產能擴張而持續改善營運表現,預期將受益於即將舉行的台北國際電腦展。另一方面,聲學ODM廠東科-KY (5225-TW) 雖然面臨年減壓力,但仍報告4月營收為歷史同期第三高,顯示出其在全球市場中的穩定性及對於產能調整的靈活應對能力。整體而言,這些發展反映出台灣企業在面對市場挑戰時的韌性及潛在的成長動能,尤其是在科技創新及產業升級的推動下,未來的市場前景值得期待。[8][9][10]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營收獲利增加

#動能均線獲利股

#偏強機會股

#上升三紅K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