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推量子晶片促進運算實用化,中美貿易會談及全球市場動態加劇不確定性
鉅亨網新聞中心
思科推出量子網路糾纏晶片 助力量子運算實用化進程
思科系統 (CSCO-US) 最近推出量子網路糾纏晶片,並設立新研究實驗室,目標在五至十年內實現量子運算的實用化,顯示出科技巨頭在量子計算領域的積極布局。該晶片的原型設計旨在連接量子處理器,並可應用於材料科學及藥物研發。這項技術不僅有助於擴展量子處理器的系統規模,還能加速整個量子生態系的發展。思科副總裁 Vijoy Pandey 強調,這項技術的成功將依賴於硬體與軟體的同步開發。儘管量子運算仍面臨諸多挑戰,但思科的進展無疑為未來的量子技術應用奠定了基礎,並可能引領市場對量子計算的期待與投資熱潮。 [1]
中美高層會談在瑞士展開,全球貿易格局面臨重塑挑戰
中國政府宣布將與美國進行高層接觸,何立峰將於瑞士與美國財長貝森特會談,顯示雙方對於經貿關係的重視。尤其是在美方單邊關稅措施影響下,中方強調談判需在平等基礎上進行,若美方不誠信則不會妥協。與此同時,超微 (AMD-US) 雖然公布了超出預期的財報,但因美國對中國的晶片管制,預計全年營收將減少15億美元,顯示出中美貿易緊張對科技企業的直接影響,市場需密切關注兩國政策走向及其對全球供應鏈的潛在衝擊。 [2][3]
隨著中國與歐洲議會全面取消相互交往限制,這一舉措標誌著中歐關係的重大改善,有助於促進雙方在立法及投資協定上的合作。特別是在過去因制裁而受阻的背景下,顯示出雙方對話的重啟與合作意願的增強。同時,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與中國高層官員何立峰的會談即將在瑞士展開,這被視為對美國過去貿易政策的初步回應,顯示出中美雙方在貿易議題上的互動正在加速。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中國與歐洲及美國的經濟合作環境正逐步演變,未來可能會對全球貿易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4][5]
原油市場因中國需求增加及美國產量減少而出現約3%的漲幅,Brent原油期貨收於每桶62.15美元,WTI則為59.09美元。這顯示出地緣政治緊張及OPEC+增產決策的影響,市場對未來貿易協議的評估也在推動油價反彈。此外,輝達 (Nvidia)(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強調,中國AI市場的潛力巨大,若無法進入將對美國造成重大損失。儘管輝達股價在2023年大幅上漲,但面對市場成長放緩的挑戰,未來的營收增長仍需密切關注。這些因素共同反映出全球市場在能源與科技領域的動態變化,投資者需謹慎評估風險與機會。[6][7]
美元指數因市場對川普貿易協議的擔憂而下跌0.62%,顯示出投資者對未來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尤其是在美國商務部公布的貿易赤字創紀錄的背景下,這可能進一步影響美元的強勢地位。同時,歐元因德國新任總理梅爾茨的當選而上漲,顯示出歐洲市場的穩定性。川普即將發布的「空前重大消息」引發市場關注,雖然未必與貿易直接相關,但他對中國重啟貿易談判的提及,可能會影響市場對美中貿易關係的預期。尤其是在他呼籲降低關稅以促進國際貿易的背景下,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當前的匯市動態。 [8][9]
美股波動加劇:超微預測失望、巴菲特謹慎投資、特斯拉銷量暴跌
美超微 (Super Micro)(SMCI-US) 公布的財測令人失望,預計第4季營收將低於市場預期,並因客戶決策延遲及關稅影響而調降全年營收預測,股價盤後重挫近5%。這反映出在當前經濟不確定性下,企業面臨的挑戰加劇。與此同時,華倫·巴菲特在波克夏·海瑟威的股東大會上對中國市場持保留態度,強調只投資於自己理解的業務,並減持比亞迪股份,顯示出對制度風險的警惕。儘管美股波動,巴菲特的現金儲備創歷史新高,並對美國的保護主義政策表示擔憂,這可能影響未來的投資策略。整體而言,市場對於企業的長期成長潛力與短期風險的評估愈加謹慎,顯示出投資者需在不確定的環境中尋求穩健的資本配置策略。[10][11]
隨著Epic Games在美國市場對蘋果 (AAPL-US) 的反壟斷訴訟取得進展,蘋果被迫更新App Store規則,允許應用程式直接指向第三方支付。這一變化可能導致其每年流失數十億美元的收入,尤其是在全球各地模仿此判例的情況下,對其30%抽成的依賴將受到挑戰。另一方面,台股大型公司4月營收報告顯示,智邦 (2345-TW) 年增率高達153.4%,顯示出科技產業的強勁復甦,與蘋果面臨的挑戰形成鮮明對比。市場對於未來的成長潛力仍持樂觀態度,尤其是在數位轉型加速的背景下。[12][13]
特斯拉 (TSLA-US) 在歐洲市場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4月在德國、英國及法國等核心市場的銷售量創下兩年新低,顯示出其市場地位受到嚴重威脅。尤其是在比亞迪 (BYDDY-US) 等中國品牌迅速崛起的背景下,後者在同月的銷量增長高達650%。儘管英國和德國的電動車需求整體上升,特斯拉卻在這些市場的銷售表現不佳,德國銷量下降45.9%,英國更是暴跌62%,市佔率從12.5%降至9.3%。這一系列數據不僅反映出特斯拉面臨的外部競爭壓力,還突顯了執行長馬斯克的形象危機,進一步影響消費者信心。為了應對這一困境,特斯拉計劃調整新款Model Y的產線,期望能夠刺激未來的銷售,但市場分析師對其前景持謹慎態度,認為這些挑戰可能會對特斯拉的長期增長造成影響。[14][15]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