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今年首季iPhone出貨年增10% 提前備貨避關稅效應顯現
鉅亨網編譯段智恆 2025-04-14 23:40

根據研調機構國際數據資訊 (IDC) 最新報告,蘋果 (AAPL-US) 今年第一季的 iPhone 出貨量達到 5,790 萬台,較去年同期的 5,260 萬台成長約 10%。這波成長並非來自需求強勁上升,而是蘋果為避免美國政府對中國出口商品加徵關稅,提前將產品運往美國的結果。
IDC 指出,這項「供應面提前備貨」策略使得第一季出貨量被「技術性膨脹」,超出實際消費需求所反映的水準。根據彭博報導,蘋果和其他消費科技大廠已準備數月,以應對前川普政府對中國商品開徵的高額關稅,並加快將產品送入美國市場,因為在關稅生效前進口的產品可免於加徵關稅。
不僅美國,蘋果在其他可能受供應鏈中斷或價格波動影響的地區也提高出貨量。雖然上周電子產品相關項目獲得部分關稅豁免,使原本高達 145% 的關稅被降低,但美國總統川普表示,針對含有半導體的產品,新的關稅可能再度上路。儘管幅度將低於先前的計畫,但仍對消費市場造成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在中國本土的出貨量反而下滑。IDC 表示,這是由於中國政府的補貼政策並未涵蓋蘋果高階 Pro 系列,削弱其在當地市場的競爭力。蘋果預計將於 5 月 1 日公布第二季財報,屆時可望揭露更準確的銷售表現。
整體智慧型手機市場在今年第一季成長約 1.5%,總出貨量達 3.05 億支。三星以 6,100 萬台居冠,市占率達 20%、蘋果則以 19% 緊追在後。小米 (01810-HK) 表現亮眼,出貨量年增 2.5%,而 OPPO 出貨則下滑約 7%,成為本季表現最弱的主要品牌之一。
面對未來關稅的不確定性,蘋果除了提前備貨外,亦積極調整供應鏈結構。根據報導,印度目前已具備製造約 20% iPhone 的能力,未來有望將更多美國銷售機型改由印度生產,以降低來自中國出口的關稅風險。
截稿前,蘋果 (AAPL-US) 周一盤中股價上漲 3.19%,每股暫報 204.48 美元。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