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2023電動車元年,台廠供應鏈誰受惠

鉅亨研報 2023-02-12 17:0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2023電動車元年,台廠供應鏈誰受惠 (圖:業者提供)

2023 是電動車元年,法人預估,2023 年全球汽車銷量僅將小幅成長約 2~3%,但是 2023 年全球電動車銷量仍可望年增 35%,滲透率達 16.3%,尤其在主要國家積極推展電動車政策下,美國、中國大陸與歐洲市場預計成長將分別來到 65%、38% 與 12%,將是主要驅動引擎。到 2025 年全球電動車滲透率更會達到 32.8%,屆時整個電動車產業將達到 6 兆美元產值。

華冠投顧 劉烱德分析師指出電動車零組件與內燃機車輛差異大,因此催生電驅、電控與電池商機,當中主要聚焦產業發展:


1. 先進駕駛與智慧座艙功能增加→促使車用半導體用量倍增。

受到美國對中國晶片禁令及中國宣布不再對半導體產業補助,台廠尤其是成熟製程相關上、中游,成為去年底至今外資回流持續買超直接受惠族群。

2. 微控制器用量大幅增加,研調預期,MCU 未來 5 年產值將以 CAGR 6.7% 的速度成長,並在 2026 年達 272 億美元,車用 MCU 比重則達 40%,且未來 5 年將以 CAGR 5.5% 的速度成長,為增長速度最快的應用。台廠新唐(4919-TW)更是成功擠進併成台灣唯一進入全球前十的 MCU 廠。

3. 車用 SiC 功率元件,除了 DC/DC 直流電轉換器,市場已導入 OBC (車載式電池充電器)。相關第三類半導體 (光頡 (3624-TW)、嘉晶 (3016-TW)、漢磊 (3707-TW))、及整流二極體 (德微 (3675-TW)、台半 (5425-TW)、朋程 (8255-TW) 及強茂 (2481-TW)) 近期股價也多有表現。

劉烱德分析師表示 Tesla 特斯拉最近連續幾波在中國及歐美市場降價行動,搶占市場的同時,也正式為全球電動車的戰國時代拉開了序幕;特斯拉降價策略行動在時機點的掌握可以算得上是精準到位,無論是股價 (從去年底的谷底大幅反彈)、市佔率 (大陸名眾從一開始的抗議降價到後來的排隊搶訂)、盈利 (1 月底特斯拉公布財報顯示,去年第 4 季度與全年營收與淨利潤皆高於市場預期,並創下歷史新高)。而當中主要的關鍵,就是 Tesla 擁有一套完整自主的供應鏈,能同時做到成本控制及軟硬體技術創新,這些優點將為特斯拉在競爭中奠定成功基礎。

雖然 tesla 特斯拉提前掀開電動車戰國時代,令多數車廠感到措手不及,新創公司根本沒有競爭優勢,這些都突顯出鴻海 (2317-TW) 的機會來了。

劉烱德分析師認為電動車重構並催生新的供應鏈關係,而當中產生最重要的新的參與者,如鴻海 (2317-TW)MIH 及 Magna 等電動車平台設計製造供應商。

鴻海 (2317-TW) 與裕隆 (2201-TW) 兩大集團合資設立的「鴻華先進」,其納智捷 n7 線上預約一炮打響裕隆 (2201-TW) 股價前後二波漲勢 (股價幾乎翻倍),今年 0202 股價剛創下波段新高來到 84.90,但是鴻海 (2317-TW) 股價不但不漲反而下跌,今年 0130 股價剛創下波段新低到了 98.00。

對於鴻海 (2317-TW) 而言,近幾年不斷投資並整合電動車上中下游,雖已具備造成能力,但仍缺國際市場品牌車廠訂單。

劉烱德分析師認為鴻海 (2317-TW) 股價下有 2021/05/12 低點 96.5 大量支撐,相信後續若能傳出利多訊息,則股價將有反轉走升的機會。

想了解更多,歡迎加劉烱德分析師 LINE 好友 https://supr.link/uOU31
LINE@ID:@jds16888  (@也要打喔)

本公司所推薦分析之個別有價證券
無不當之財務利益關係 以往之績效不保證未來獲利
投資人應獨立判斷 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