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
美股雷達
根據《商業內幕》周二 (15 日) 報導,長期投資特斯拉 (TSLA-US) 的投資管理公司 Gerber Kawasaki 執行長 Ross Gerber 預測,特斯拉股價年底將跌至約 200 美元,較周一收盤價 314 美元有 36% 下跌空間。
美股雷達
據《商業內幕》周一 (14 日) 報導,特斯拉 (TSLA-US) 和 Waymo 正競相建立自動駕駛計程車帝國,但滙豐銀行分析師警告,無人計程車市場潛力被「廣泛高估」,面臨停車、充電、清潔等被忽視的額外成本,預估推出後 7-8 年才能達到現金流損益平衡。
美股雷達
根據《商業內幕》周四 (3 日) 報導,特斯拉 (TSLA-US) 連續第二季交車量年減,執行長馬斯克 2020 年承諾的 25,000 美元平價電動車至今未現身。該公司 4 月表示將在 2025 年上半年開始生產平價車款,但期限已過仍無消無息。
美股雷達
綜合外媒周五 (20) 報導,特斯拉與上海市政府、融資公司中國康富國際租賃有限公司簽署 40 億元人民幣協議,將在中國建設電網級儲能站。此消息由中國媒體《第一財經》率先揭露。在中美貿易關係緊張的背景下,這筆協議尤其顯示全球對大型電池儲能需求的快速成長。
美股雷達
據《彭博》周五 (20 日) 報導,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 (TSLA-US) 將於 7 月在印度開設首家展示中心,正式進軍全球第三大汽車市場。首批 Model Y 休旅車已從中國工廠運抵印度,預計售價超過 5.6 萬美元,較美國市場高出逾萬美元。
美股雷達
據《彭博》周五 (13 日) 報導,中國政府發布汽車數據海外傳輸指導原則草案,首次明確規範境內汽車相關數據的查詢、檢索及匯出流程。此舉可能為特斯拉 (TSLA-US) 在中國市場全面推出最先進駕駛輔助功能鋪路,有助該公司重振在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銷售表現。
據《MarketWatch》周一報導,特斯拉股價近期波動劇烈,部分華爾街多頭決定出場觀望,表示現在有許多理由需要保持謹慎。兩家券商周一調降了特斯拉 (TSLA-US) 的評等。周一,Baird Equity Research 分析師 Ben Kallo 和 Davis Sunderland 將這家電動車製造商的評等從「優於大盤」下調至「中性」。
美股雷達
據《彭博》周四 (5 日) 報導,中國車廠 5 月加大進軍英國市場力道,市占率首次逼近 10%。與此同時,特斯拉 (TSLA-US) 英國銷量年減 36%,凸顯中國車廠正從美國電動車龍頭手中搶奪市場。根據英國汽車製造商和貿易商協會 (SMMT) 數據,中國品牌車在英國 5 月的新車市場的市占率達到 9.4%,較 4 月的 7.7% 大幅提升。
美股雷達
據《CNBC》周四 (5 日) 報導,特斯拉 (TSLA-US) 執行長馬斯克公開向國會喊話,要求「扼殺」美國總統川普的大而美稅收法案。自上周五離開政府效率部門 (DOGE) 後,馬斯克態度丕變,從川普的政治盟友轉為公開批評。馬斯克批川普的大而美法案是「債務奴役法案」,並呼籲他的追隨者致電國會議員敦促他們反對該案。
美股雷達
據《商業內幕》周五 (30 日) 報導,特斯拉 (TSLA-US) 銷售困境延燒至加拿大。魁北克省數據顯示,特斯拉今年第一季新車登記量僅 524 輛,較去年第四季的 5097 輛暴跌超過 85%。除了補貼凍結與川普關稅政策影響外,執行長馬斯克的政治立場也引發全球抵制潮,凸顯特斯拉面臨的不僅是市場問題,更是品牌危機。
台股新聞
AI 技術自 2012 年起快速發展,從感知型 AI 到生成式 AI,再到代理型 AI 與實體 AI,應用範圍持續擴大。NVIDIA 與 AMD 等科技公司在技術創新上領先,推出一系列革命性產品,推動 AI 技術與硬體能力的進步。台灣方面,聯發科、廣運及和碩等企業,也在全球 AI 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協助推動技術的落地與應用。
基金
超大型科技股今年已累積不少漲幅,他們在人工智慧領域亦投入龐大資金,這些投資可如何驅動科技巨企發展,是否又能有所回報?法盛盧米斯賽勒斯美國成長股票基金經理人阿齊茲(Aziz Hamzaogullari)在以下問答中探討科技巨擘的前景、AI 巨額投資何時可實現回報,以及其團隊如何藉堅定信念與嚴謹流程創造超額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