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恐加重!IMF:美元主導地位 不利新興市場貨幣吸收經濟衝擊
鉅亨網編譯余曉惠 2020-07-21 12:21
國際貨幣基金 (IMF) 的研究顯示,美元匯率將是全球經濟從疫情中復甦的關鍵角色,美元在國際貿易和金融體系扮演的主導性角色,代表新興市場在疫情期間的貶值,無法像過去那樣有效吸收衝擊。
IMF 在名為「主導貨幣和外部調整」的研究中,闡述美元主導性地位如何可能加重疫情對全球經濟的衝擊。
疫情爆發之後,新興市場貨幣對美元雖然大幅走弱,讓這些市場的投資人期待能因此提振出口競爭力,進而拉抬國內經濟。但 IMF 的研究發現,新興市場貨幣貶值帶來的助益 — 也就是吸收衝擊的能力 — 卻不如以往有效,因為美元仍是貿易和融資最關鍵的貨幣。
由於出口大多以美元計價,需求並未隨著本國幣貶值而上升。全球 23% 以美元開票,這還沒算進幾乎都是用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市場。
正因為國際貿易對美元「不成比例」的高度依賴,美元匯價成為驅動全球經濟成長的關鍵力量。當美元升值,美國以外國家支付的進口帳單變昂貴,削弱了這些地方的內需,進而影響國內的經濟活動。
IMF 首席經濟學家 Gita Gopinath 和資深經濟學家 Gustavo Adler 在內學者在報告中說:「美元在貿易和金融的主導地位,很可能強化 COVID 危機的影響。」
今年 3 月股市暴跌期間,全球湧向美元融資,讓美元匯率急遽攀升,最終迫使美國聯準會 (Fed) 攜手數十個國家推出緊急換匯額度。但 5 月底至今,美元一路走軟、Fed 換匯機制需求也減弱。巴西幣里爾 (Brazil Real) 對美元今年來重貶三分之一,墨西哥披索對美元也貶值 20%。
觀光旅遊業等對本國貨幣最敏感的產業,依然飽受疫情影響,加深這層顧慮。
IMF 報告說:「COVID 危機持續不斷,美元主導地位意味著新興市場和開發中國家貨幣已經發生的貶值,不太可能在短期內挹注自己的經濟活動。」
儘管金融市場回升,對經濟復甦的看法也轉趨樂觀,但美元匯率一旦再度飆升,隨時可能再次拖累經濟活動。尤其稍一不小心,疫情若是復燃,尋求避險的投資人就可能讓美元再度轉強,導致最近全球貿易和經濟活動加速下滑。「(強勢美元) 將對全球經濟造成萎縮效應。」
- 2025這樣投資AI最穩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