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羅格夫 (Kenneth Rogoff) 在《金融時報》發表了一篇文章,認為美元這次真的不一樣了。美元霸權的衰退早已開始,而川普只是另一個「加速師」。羅格夫是宏觀經濟學家及國際金融專家,現任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曾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
《紐約時報》報導,美元幾十年來一直是美國實力的象徵。全球每天發生的 7.5 兆美元貨幣交易中,約有 90% 以美元結算。多數央行將美元視為其儲備貨幣的核心。消費者在面臨壓力時會選擇美元。企業無論位於密爾沃基還是馬來西亞,都更傾向於使用美元進行貿易結算。
外匯
美元周五 (9 日) 走弱,但本周兌歐元、日元等主要貨幣仍以上漲作收,隨美國與英國達成貿易協議,激勵市場對即將展開的美中貿易談判抱持樂觀態度。紐約尾盤,追蹤美元兌六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 (DXY) 下跌 0.28%,報 100.37。全球金融市場在周末前聚焦於美中即將在瑞士展開的貿易談判,預計將於周六開始。
專家觀點
央行說謊與否屬於政治對立攻擊,投資上更應該關注的是短中期相對表現!美元兌新台幣自 4 月公布對等關稅後,開啟走跌的趨勢 (新台幣升值),並在 4/29~5/5 四個交易日之內一度暴跌 9%,跌破 30 整數關卡。如此大幅匯率波動屬於異常,並非常態性的外資買台股資金匯入,需要特別留意。
資深策略師、前摩根士丹利銀行家及 Quantum Strategy 負責人 David Roche 對美國經濟及美元未來走勢,抱持謹慎甚至悲觀的看法。Roche 預測,未來 5 到 10 年內,美元的價值可能會暴跌約 15% 至 20%。他認為,美元的下跌趨勢遠未結束,主要原因在於外國投資者對美國和美元計價資產的興趣已經減弱。
外匯
美元周四 (8 日) 上漲,在美國與英國達成雙邊貿易協議後,市場情緒受到安撫,美元兌避險貨幣日元與瑞士法郎走強。英鎊則在英國央行 (BoE) 降息後回吐漲幅。紐約尾盤,追蹤美元兌六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 (DXY) 上漲 0.41%,報 100.31,觸及 4 月 10 日以來新高。
台股新聞
長榮航 (2618-TW) 總經理孫嘉明今 (8) 日表示,新台幣升值有利推升國內旅客出國意願,並降低油價成本,「油都是用美元支付」,有利航空公司的營運。孫嘉明說明,油料占長榮航總成本約 3 成,同時,業務多元具備匯率波動的自然避險能力。孫嘉明進一步提到,新台幣升值使國人購買力變強 ,觀察國人換匯主要都還是日元和美元,且暑期到日本旅遊的需求「非常強」,「國人還是蠻喜歡出國」。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在貿易與關稅政策上的反覆與強硬作風,正成為全球投資者關注的焦點。這一情勢籠罩著本週於加州比佛利山莊舉行的「2025 年米爾肯研究所全球會議」(Milken Institute Global Conference),也迫使眾多資產管理者重新思考其資本配置策略,尋求非美國市場的穩定性。
台股新聞
連鎖餐飲集團八方雲集 (2753-TW) 公布第一季稅後純益 1.95 億元,創 2020 年第一季以來高,每股純益 (EPS)2.93 元,激勵今 (8) 日早盤股價一度大漲近 6%。八方雲集表示,第一季合併營收創單季新高紀錄,反映汰弱留強的品牌展店策略,有效優化營運,另一方面,積極開發新品項如梁師傅排骨麵,提供消費者更多元的餐食選擇,購買頻率及客單價上都有明顯提升。
美股雷達
自 2025 年以來,全球股市經歷了複雜的波動,投資環境充滿不確定性。高盛發布的報告《Global Strategy Views: Asymmetric risks》從多個角度分析了市場變化,為投資者提供了決策參考。年初,市場對經濟週期,尤其是美國資產的表現持樂觀態度。
國際政經
在全球貿易分裂以及烏克蘭與歐洲聯繫日益緊密的背景下,烏克蘭中央銀行行長 Andriy Pyshnyi 表示,烏克蘭正考慮逐步擺脫美元,可能會將其貨幣與歐元更緊密地聯繫起來。Pyshnyi 指出,烏克蘭可能加入歐盟,加強歐盟在確保烏克蘭防禦能力方面的角色,且全球市場波動性加劇以及全球貿易碎片化的可能性,這些都迫使烏克蘭央行重新考慮是否應以歐元而非美元作為烏克蘭格里夫納(hryvnia)的參考貨幣。
外匯
美元周三 (7 日) 上漲,兌日元與歐元等主要貨幣略為走強,因美國聯準會 (Fed) 如市場預期在最新會議中維持利率不變。紐約尾盤,追蹤美元兌六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 (DXY) 上漲 0.68%,報 99.91。Fed 將基準利率維持在 4.25%-4.5% 區間不變,並表示通膨與失業風險升高,美國經濟前景仍存在不確定性。
黃金
金價周三 (7 日) 下挫逾 1%,主要受到美元回穩加上美中將展開貿易會談帶來的樂觀情緒打壓,而聯準會 (Fed) 按兵不動也加重金價壓力。紐約黃金期貨下跌 0.7% 至每盎司 3399.1 美元。黃金現貨價下跌 1.1%,報每盎司 3390.26 美元。
外匯
知名外匯分析師任永力(Stephen Jen)警告,隨亞洲國家開始出脫手中龐大的美元部位,美元恐將面臨高達 2.5 兆美元的「雪崩式」拋售。Eurizon SLJ Capital 執行長任永力和經濟學家 Joana Freire 周三 (7 日) 發布報告指出,亞洲出口商和投資者多年來可能累積了「極為龐大」的美元,擴大了該地區對美國的貿易順差。
由於香港金管局為維護聯繫匯率制度所採取的干預措施,有助於提高金融體系的流動性,因此港元融資成本出現 2008 年以來的最大跌幅。根據《彭博》估算,香港一個月銀行同業拆借利率周三 (7 日) 下跌 58 個基點至 3.08%,為 2008 年以來的最大跌幅。
美股雷達
美國和中國雙雙證實,本周將啟動貿易談判,是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實施接近禁運的 145% 關稅以來雙方首次正式接觸,美股期指周三 (7 日) 亞洲盤時段跳漲,油價上漲,金價一度下挫 1.6%,美元兌多數主要貨幣升值。標普 500 期指上漲 0.8%,道瓊期上漲 270 點或 0.7%,那斯達克 100 期指上漲約 1%。
外匯
美元周二 (6 日) 下跌,因市場擔憂美國總統川普宣傳的貿易協議至今仍未成形,同時,歐元則因德國國會選出保守派領袖梅爾茨 (Friedrich Merz) 為新任總理而延續漲勢。紐約尾盤,追蹤美元兌六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 (DXY) 下跌 0.62%,報 99.19。
五月初,亞洲貨幣迎來罕見的集體暴漲,特別是新台幣,兩天內飆升 6.5%。這波強勁漲勢引發市場熱議,是否與台灣和美國之間的貿易協議,或傳聞中的幕後「海湖莊園協議」有關。「海湖莊園協議」概念原指美國前總統川普構想的,透過多邊方式壓低美元、提升出口國貨幣的策略。
外匯
根據《路透》周二 (6 日) 公布的最新外匯市場調查,美元作為全球避險貨幣的地位正面臨信任危機。自川普重返白宮後,美元兌一籃子主要貨幣已下跌近 9%,分析指出,反覆不定的關稅政策是打擊信心的主因。調查於 4 月 30 日至 5 月 6 日進行,共 83 位外匯策略師受訪,其中 46 人 (約 55%) 對美元的避險地位表達擔憂,較 4 月的約三分之一明顯上升。
台股新聞
新台幣今 (6) 日由升轉貶,終場收在 30.28 元,貶值 1.35 角,台灣央行外匯局長蔡炯民表示,主要原因是「市場預期有比較明顯的改變」,「市場傳言甜甜價出來,大家就會進場」,個人是這樣,廠商也是這樣。新台幣今日最高又突破 30 元整數關卡,來到 29.988 元,全日高低價差 3.07 角,終場收在 30.28 元,貶值 1.35 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