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港股解碼】虧損料再擴大!“長途跋涉”八年的五龍電動車何時上岸?

鉅亨網新聞中心


隨著國內外新能源汽車行業“大時代”的到來,近年來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可謂熱鬧非凡,在多項政策落地出台兼各大車企競速搶灘之下,新能源汽車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在同業“選手”或是穩紮穩打獨占鳌頭,或是曲線包抄欲後來居上的當口,于港股上市的純電動車制造商五龍電動車(00729-HK)還在業績長年虧損的窘迫與埋頭專注技術研發及長線全産業鏈布局的執著之間搖擺“掙紮”。

5月3日晚間,五龍電動車一連發布四則公告,先是宣布以8000萬元人民幣爲代價全數出售電動巴士業務钜業集團所持雲南公司50%間接權益,並估計因此錄得約1.77億港元虧損,公告透露钜業集團過去數年業績均爲虧損,而集團目前希望集中資金及資源于短期內可能帶來正現金流的業務單位,故將此虧損業務打包出售。

之後五龍電動車就發布了業績盈警公告,料截至今年3月底止年度業績將錄得股東應占虧損較上財年擴大逾130%;隨即公司又公告披露了一項人事變動,即公司原執行董事童志遠調任非執董,同時不再任集團首席運營官及執委會成員。據悉,童志遠于去年2月就任五龍電動車首席運營官及執行董事,在汽車行業擁有三十年經驗,其先後在北京吉普汽車、北京汽車、吉利汽車等企業履職,曾帶領成立北京奔馳-戴姆勒·克萊斯勒汽車有限公司,及出任沃爾沃中國區首席執行官。

發盈警不利因素集中爆發,五龍電動車體驗一把“透心涼”


說實話,五龍電動車這一晚上連續發布的幾則公告加起來所透露的訊息量也是蠻大的:業務虧損加劇資金壓力,甯願“挨一刀”長痛不如短痛吃大虧也要賣掉不盈利的業務;本就虧損多年的集團業績虧損料再擴大逾一倍,無異于雪上加霜;麾下要員移位,這是過去一年運營成效不如意的結果?這衆多不利的信息點集中發酵,難不成苦心經營多年的五龍電動車當真要“涼涼”?

雖然這樣居于表象的解讀或許多少過于簡單粗暴,但不得不說,五龍電動車自身虧損多年的業績確實是其尤爲顯眼的一大痛點了。

昨日的盈警公告中,五龍電動車初步估計集團截至今年3月31日止年度錄得的股東應占虧損較截至2017年3月31日止年度增加超過130%,而至于虧損增加的原因,公司整理後包括如下幾點:因出售于中國雲南省電動車業務而作出商譽及集團其他非流動資産減值虧損;電動車行業配合中國新補助政策及從政府收取補貼所需時間比預期長,從而影響生産計劃而引致收益減少;新能源補貼下調而引致毛利減少;及因于貴州建立新生産線、強化乘用車板塊的專業生産線及擴展于美國的銷售團隊以發展當地市場而産生額外成本等。

業績長線虧損多年,短期實現盈利無望

回首五龍電動車曆年業績,從2010年做電池起家(中聚電池),到2013年重組長江品牌成立杭州長江起跨入電動車生産領域至今,五龍電動車近八年來每個年度業績都維持虧損狀態,從盈利層面來看竟是顆粒無收!

如上圖,最近三個年度,五龍電動車雖然錄得連續三個財年的收益及毛利的增加,但淨虧損在2016年3月止財年收窄後又于2017年3月止財年錄得相當幅度的擴大。而去年9月底止半財年業績表現又更爲失色,如圖所示,五龍電動車截至2017年9月止半年業績各項數據較2016財年同期錄得全線倒退,當中收益同比下跌43.98%至2.84億元(港元,下同)、毛利跌4.2%至2950萬元,淨虧損則擴大近一倍(97.85%)至5.47億元。

從去年9月止半財年公司業績的顯著下跌來看,五龍電動車今年3月止年度業績再退一步的趨勢其實是早已顯見的。半年報顯示,集團業務分部中原收入占比貢獻最大的電動車銷售業務同比劇烈下跌了81.87%,分部收入從上年同期的3.56億元減少至僅6451.8萬元,主要受國內市場新補貼政策下電動車新規格要求的影響,使期內集團電動車銷售大幅下滑:

(五龍電動車半年報各業務分部收入情況來源:港交所)

不僅如此,半年報顯示,截至2017年9月底五龍電動車流動負債高達42.57億元,較2017年3月底增加了8.5億元;非流動負債總額半年內增加了4790萬元。可以預見的是,負債高企的五龍電動車在未來將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而昨日盈警出來也預示著公司業績在短期內怕是很難實現扭虧爲盈了。那麽問題就來了,經營多年的五龍電動車,爲何盈利這麽難?

“技術狂”+全産業鏈布局,“大魚”何時上鈎?

從電池起家轉攻新能源汽車制造領域的五龍電動車,對自身的定位是“一間縱向整合的純電動車制造商”,其核心業務包括從零開始研發、設計及開發、生産及銷售純電動車;生産及銷售锂離子電池及锂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等。

在電動車生産方面,五龍電動車堅持從零開始自主開發及設計自有純電動車:從設計電動車零部件到設計電池管理系統,以及從制造正極材料到將電池裝入電池組、再將電池組裝入車,其每輛車都是從零開始自主設計、生産及制造。除了堅持自主研發專心搞技術,五龍電動車的全産業鏈布局觀亦相當堅定,今年2月五龍電動車宣布附屬杭州長江與佛山市南海政府訂立協議,于南海區成立氫動力汽車研發中心及新能源汽車生産基地,以從事純電動與氫動力汽車生産及銷售,設計年産能達6萬輛汽車。

應該說,在新能源汽車這個前期投入相當巨大的燒錢行業,尤其對五龍電動車這樣以技術研發爲重的企業來說,“放長線釣大魚”還是非常考驗耐心和定力的。而虧損八年也鑽研了八年的五龍電動車,目前也仍處在緩慢發展的階段,雖然新能源汽車行業未來擁有廣闊前景幾乎是時代發展的共識,而五龍電動車此前所走過的每一步都不失爲夯實自身發展基礎的必經之路,但這一段將至未至的跋涉之旅想必少不了一通難熬了。

3日晚盈警等消息公布後,4日早間開盤五龍電動車股價就一路下跌屢創新低,最低曾跌至0.228元,跌幅10.6%;其後跌幅收窄,及至尾盤一度勉力擡高,截止收盤報0.242元,全日跌幅5.1%:

(五龍電動車今日股價走勢圖,來源:港交所)

■ 作者|彭小留
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王牌專欄,20年專注港股,金融名家齊聚,做最有深度的原創財經號。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贊哦。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