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
基金
全球經濟正邁入由高利率周期轉向資金再配置的新階段,美國經濟呈現「通膨趨緩、成長放慢、製造收縮」的複雜局面。勞工統計局基準調整顯示,上半年非農就業恐遭高估逾 90 萬人,暗示勞動市場降溫快於預期。在此背景下,美國政府暫時關門導致官方數據延宕,聯準會在十月底決策前更僅能倚賴民間調查與金融條件指標,使政策路徑不確定性升高。
基金
東京股市 10 月 27 日開盤後狂漲逾 800 點,日經 225 指數史上首次突破 5 萬點大關,寫下新紀錄,涵蓋範圍最廣的東證指數也同創歷史新高。根據彭博資料,截至 10 月 26 日,2025 年累計外資買超日股金額已超過 5 兆日圓,僅 10 月 17 日當週就達 7,526 億日圓,顯示國際資金持續看好日本市場。
今日推介 - 石藥集團 (1083, $7.47), 目標價 $8.20, 止損價 $7.101) 股市前景港股周四下跌,成交增加,南向資金淨買入逾百億元,主要增持盈富基金 (2800)。中美達成經貿協議反映兩國關係於未來 6 個月轉趨平穩,利好中港股市表現,預期年底前恒指有機會再創年內新高。
今日推介 - 比亞迪 (1211, $104.8), 目標價 $115, 止損價 $1001) 股市前景港股連升 3 日後,周二回調,成交減少,南向資金維持淨買入。周三上証指數再創年內新高,市場對中美雙方最終達成經貿協議持樂觀看法,預期港股短線做好,恒指有機再創年內新高。
新股上市
今年港股主機板 IPO 市場的「超購王」與「漲幅神話」周二 (28 日) 誕生,有「企業級大模型 AI 應用第一股」之稱的滴普科技(01384-HK) 當日開盤即暴漲 111.93%,最終收漲 150.56% 至每股 66.8 港元,總市值 218.19 億港元,不僅刷新年內港股主機板新股漲幅紀錄,更以公開發售 7569.83 倍的超額認購、超 23 萬人參與的火熱認購,登頂香港史上主機板 IPO 超購倍數榜首。
新股上市
賽力斯 (601127-CN) 衝刺首家「A+H」上市豪華新能源車廠目標進入倒數計時,周一 (27 日) 正式啟動招股,周五 (31 日) 截止,並在下周三 (11 月 5 日) 正式登陸港交所主板,股票代碼「9927」,發行價最高不超過每股 131.5 港元。
鉅亨新視界
今日推介 - 中國移動 (941, $85.2), 目標價 $92.0, 止損價 $82.01) 股市前景中美貿易等議題達成初步共識,周一港股上揚,成交增加,南向資金維持淨買入。內地主要股指創年內新高。假若中美雙方最終達成協議,港股可重拾升勢。
A股港股
中國領先的新能源汽車 (NEV) 製造商賽力斯於 10 月 27 日正式啟動港股招股程序,招股期將持續至 10 月 31 日。根據計畫,賽力斯股票 (代碼「9927」) 預計將於 11 月 5 日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掛牌。此次上市將標誌著首家「A+H」兩地上市的豪華新能源車企誕生。
A股
週五(24 日),隨著中共中央舉行新聞發布會,對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進行解讀與說明,在科技股的帶動下,A 股主要指數高開高走,市場熱點紛呈,個股漲多跌少。港股方面,恆生指數收盤上漲 0.74%,恆生科技指數則上漲 1.82%。截至收盤,滬指上漲 0.71%,報 3950 點,再創十年新高;深證成指上漲 2.02%,創業板指漲 3.57%,科創 50 指數大漲 4.35%。
港股
短短數月內,曾經風光無限的港股新消費板塊,由高歌猛進迅速轉向估值下殺。週四(23 日),港股新消費板塊持續下跌,泡泡瑪特 (09992-HK) 盤中一度跌近 11%,最終收報 232.4 港元 / 股,跌幅 9.36%,最新總市值為 3121 億港元;古茗 (01364-HK) 與蜜雪集團 (02097-HK) 則分別下跌超過 6% 與 4%。
鉅亨新視界
今日推介 - 美團 (3690, $100), 目標價 $110, 止損價 $951) 股市前景周四港股上揚,成交增加,南向資金維持淨買入,中海油 (883) 連續 2 日錄得大額淨買入。中美貿易前景仍有高度不確定性,估計港股月底前維持區間震盪,恒指若跌近 25000 點,可趁低買入龍頭科技股及高息國企股。
新股上市
香港交易所醫療健康族群正迎來罕見的 IPO 熱潮,從 9 月 21 日至 10 月 21 日共計 17 家醫療健康企業提交 IPO 申請,較 2024 年同期的 4 家大幅成長,四川新荷花中藥飲片股份有限公司是最新申請廠商,擬將募資用於擴大中藥飲片產能、升級智慧生產系統及拓展海外銷售管道。
港股
中國科技企業在全球創新賽道的領先態勢,正推動港股科技板塊成為資金「重點關注區」。最新數據顯示,深度聚焦中國核心科技資產及 AI 產業鏈的恒生科技指數 ETF 周一 (20 日) 規模達 443.91 億元,較年初激增 214.16 億元,9 月初上市的港股通科技 ETF 成立一個多月規模亦增逾 10 億元。
鉅亨新視界
今日推介 - 中海油 (883, $19.5), 目標價 $21.5, 止損價 $18.51) 股市前景周三港股回調,成交減少,南向資金淨買入逾百億元。中美貿易前景仍有高度不確定性,估計港股月底前維持區間震盪,恒指若跌近 25000 點可趁低買入龍頭科技股及高息國企股。
鉅亨新視界
今日推介 - 東方海外 (316, $126.6), 目標價 $140, 止損價 $1201) 股市前景周二港股繼續上揚,成交增加,南向資金轉淨買入但力度減弱。中美貿易前景仍有高度不確定性,估計港股持續回升機會不大,預期恒指於 25000 點有支持,建議趁低吸納。
新股上市
香港交易所 (00388-HK) 行政總裁陳翊庭周二 (21 日) 出席《2025 全球青年力量高峰會》時指出,香港基本面依然穩健,韌性十足。目前有超過 300 家公司排隊上市,正是中國經濟強勁活力的體現,這些「令人興奮的企業」正持續湧入香港市場。
美股雷達
中國資本市場即將迎來自駕計程車 (Robotaxi) 的「雙雄盛宴」,中國 Robotaxi 領域兩大主要公司小馬智行 (PONY-US) 與文遠知行 (WRD-US) 港股 IPO 案上周二 (14 日) 同日完成證監會備案,分別計畫發行 1.021 億股、1.024 億股新股。
鉅亨新視界
今日推介 - 中國平安 (2318, $54.3), 目標價 $60.0, 止損價 $52.01) 股市前景周一港股顯著反彈,成交減少,南向資金轉淨賣出,估計持續回升機會不大。中美貿易磨擦將繼續困擾市場,港股月底前仍有高度不確定性,預期恒指於 25000 點有支持,建議趁低吸納。
基金
近期美中貿易戰再度升溫,全球金融市場再現震盪陰霾。國際資金在避險與收益間尋求平衡,投資焦點轉向兼具穩健體質與收益潛力的「金融債」。從台積電、挪威主權基金等專業投資人紛紛加碼金融債,甚至台股大戶也超愛買金融債 ETF。富蘭克林華美投信將募集發行 FT 金融債 10+(00986B),為投資人開啟升級版金融債收益新選擇。
鉅亨新視界
今日推介 - 中信証券 (6030, $29.72), 目標價 $32.5, 止損價 $28.51) 股市前景上周五港股顯著下跌,成交增加。全星期計,日均成交額環比增加 41% 至 3590 億元;港股通南向交易淨買入 451 億元;恒指及恒生科指跌 4.0% 及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