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波:全球即將迎來特朗普的供給主義改革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1-11 07:30
1980 年代,供給學派將美國經濟帶出了漫長的滯脹泥淖。不過,供給學派的政策也是有代價的。所以,特朗普在很多守舊者的眼中,是那麼地格格不入。
縱觀特朗普的政策主張,減少政府幹預、減稅是其核心,這些都是供給學派的主要觀點,特朗普的當選預示着美國將迎來供給學派新時代。
一、特朗普將推動全球進入供給主義改革時代
整體來看,特朗普的政策主張與此前奧巴馬政府的政策出現較大的變化,經濟上更加傾向供給學派,政治上更加傾向孤立主義與保守主義,其本人的政策主張與行事風格,均有較大的跳躍性。特朗普當選後政治與經濟的不確定性會大大提高。
(1)對全球股市影響:短期衝擊構築長期動力
近期歐美股市波動不大,但出於對美聯儲 12 月加息的預期,以及對美國總統選舉不確定性的擔心,海外資金近期有撤離美國股市的跡象。特朗普當選後,在政治和經濟的不確定性提高,全球股市信心均會受到打擊,將出現類似於英國退歐時的景象。但隨著供給學派政策的實施,短期衝擊過後,全球經濟及市場均將構築長期動力。
(2)對匯率的影響:短期提高貿易競爭力,長期改善貿易條件
短期中,特朗普傾向於提高美國製造的競爭力,美元有壓力。但長期中,特朗普的改革將增強美國的產業競爭力,改善美國的貿易條件,美元長期趨穩。
(3)對商品的影響:商品價格穩定
特朗普帶來的不是不確定性,而是有選擇性地對經濟刺激的更明確的執行。主要體現在面向未來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面向未來的轉型、創新投資。
(4)對 A 股的影響:衝擊中尋找結構性升級
中國也在推進供給側改革,政策協調更強,將給中國 A 股帶來結構性機會。創新與轉型,將有來自美國的外部壓力。
二、各國的供給側改革都是一場破壞性創造的過程
歷史上,其他國家的供給側改革,也都是經歷了社會陣痛的。1970 年代後期美國政府推行了一系列供給側改革措施,除了減稅、收縮政府開支、放鬆產業管理,最典型的無疑就是收縮銀根。沃克爾持續加息對房地產開發商來說無疑是噩夢一般,社會矛盾空前激化。1981 年裡根總統遇刺,足以說明供給側改革的社會壓力之大,社會矛盾之劇烈。但我們回過頭來看,正是這些激烈的政策,推動了美國產業的大轉型,傳統基礎性產業全面走出去,房地產業全面向物業的精細化管理轉型,本土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
德國總理施羅德為了推動供給側改革,大刀闊斧揮向僵. 化的勞動力市場。2003 年施羅德政府制定了名為《2010 年議程》的長期改. 革. 綱領,以打破僵化的勞動力市場。施羅德親自與強大的工. 會進行談. 判,迫使其接受更低的工資以換取工作保障。德國的上述改革措施取得了公認的成功,德國經濟一枝獨秀。但施羅德民望曾一跌再跌,甚至有 6 萬社民黨黨員要求退. dang。
英國在上個世紀 70 年代遭遇嚴重困境,究其原因,國企過多、運行效率低下,政府過度干預經濟,工會力量強大,僵化的運行體制嚴重遏制了資源配置效率。為徹底解決這些問題,撒切爾夫人進行了果斷的結構性改革:國企私有化,打破市場禁區;減少行政干預;大幅減稅;打擊工會力量;緊縮貨幣。撒切爾夫人的改革也取得了巨大成功,被稱為「挽救了英國的頹勢」。但與里根、施羅德一樣,在改革過程中遭遇了重大阻力,罷. 工與抗議不斷。一個典型的事例是:1984 年英國礦工聯合會發動罷. 工,以阻撓私有化進程。撒切爾夫人決不妥協,在儲備了足夠的電煤之後,對罷工進行武力鎮壓,工. 會無. 條件投降。工會勢力對勞動力市場機制的干擾被遏制。
何謂供給側改革?就是舊的落後的產業和公司占據了社會的主要資源,他們通過僵化的勞工保護、放肆的貨幣寬鬆,強大的產業管制壁壘,組織新產業獲得資源。如何推動社會資源重新配置,讓新產業發展能夠公平地獲得這些生產要素和資源?必須打破舊產業占據社會資源的鏈條。
政策制定者必須明白,供給側改革是一張破壞性創造的過程:把舊產業的利益鏈打破,才能釋放出新產業發展所需要的生產要素和資源。不被感情吞噬,才能把全部精力集中在該做的事情上。這場改革,不能既要供給側改革,又要需求端管理。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 www.hexun.com】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