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境外央行類機構近期兌換逾千億人民幣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0-19 08:48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據外媒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道稱,數家境外央行類機構自上月起,已經在中國境內兌換了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的資金,以滿足人民幣正式加入IMF儲備貨幣籃子SDR之後對境內外人民幣資產配置需求。境外央行類機構包括境外央行和其他官方儲備管理機構、國際金融組織、主權財富基金等。
據彭博報道,人民幣進入SDR貨幣籃子,來自國際機構的配置需求正在顯現。通過提升人民幣國際地位和全球投資者的人民幣資產需求,以帶動資本流入,被視為中國應對人民幣貶值風險的重要一環。
華僑銀行駐新加坡經濟師謝棟銘表示,若消息屬實,會直接形成資本帳下凈流入,並對外匯儲備帶來正面貢獻。央行類機構兌換人民幣,在SDR配置要求下,預期這些資金主要會在境內配置債券,也不排除一部分流向境外尋求高利率CNH產品的可能性。
德國商業銀行駐新加坡經濟師周浩稱,受到消息刺激,周二(10月18日)下午一點半後在岸人民幣出現短暫的小幅上漲。此次央行類機構購買的人民幣量並不大,但未來還會有持續性的需求,長期來看,其他同類機構還是有配置人民幣資產的需求,中國央行也會擴大外國機構進入中國債市的通道。
報道還指出,IMF表示對成員央行相關操作細節不予置評。世界銀行表示,世行與所有持有其股份的國家央行都有合作,以確保在各市場業務運轉順利,但世行不願就合作的具體細節置評。目前尚不清楚,上述境外機構配置人民幣資產是否對匯率風險進行了對沖。
中國人民銀行官方微博9月27日稱,近期一些國際金融組織、境外央行等境外央行類機構和金融機構增加境內人民幣債券資產的配置。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相關服務機構將繼續提供便利。
中國貨幣網特約評論員9月29日撰文稱,人民幣即將正式加入SDR貨幣籃子之際,國際投資者配置人民幣債券資產的需求進一步增加,相應帶來資本流入,將助力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
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最新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境外機構債券托管余額為7264億元,較8月末增加507億元,創有數據以來新高。
人民幣成為SDR籃子貨幣,必然要求境外機構,特別是境外央行類機構能進入中國金融市場進行資產配置和風險對沖操作。
為此,2015年7月,人民銀行推動銀行間債券市場開放,允許境外央行或貨幣當局、國際金融組織、主權財富基金(央行類機構)自由進入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並自由選擇代理,且沒有投資額度和產品限制,滿足了其對沖人民幣利率風險的要求。
同年9月,人民銀行又向上述三類機構開放了銀行間外匯市場,允許其自由進入中國銀行間外匯市場,自由選擇代理人以及進行匯率風險對沖,外匯兌換不受額度限制,並可以獲得更全面的市場數據。
2016年2月,人民銀行進一步向境外私人機構投資者開放了銀行間債券市場,不設投資額度限制,債券市場的開放程度進一步提高。
同年4月,人民銀行通過發布《境外央行類機構進入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業務流程》和《境外央行類機構進入中國銀行間外匯市場業務流程》,為境外央行類機構入市提供了具體的操作指引,進一步便利了境外投資者進入中國金融市場。
截止目前,已有43家境外央行類機構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27家境外央行類機構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通過直接投資或代理的方式開展交易和投資。
- AI投資趨勢專家觀點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