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房地產降溫對商品市場的影響
鉅亨網新聞中心
本文來源:期貨日報
自9月底至國慶長假,全國有22個城市集中出台房地產調控政策,房地產市場驟然降溫,市場預期開始一致轉空。種種跡象表明,政府對房地產市場的態度已經有所轉變,過高的房價已經引發政府擔憂。住建部更是罕見地承認,調控由中央領導批示,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擠出樓市泡沫。
房地產市場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今年以來經濟增速企穩以及各項工業數據改善都與房地產市場復蘇有關。可以預計,經歷大規模調控後,房地產市場的拐點將逐漸來臨,這一過程對整個商品市場的影響將逐漸顯現。事實上,房地產政策變動對市場的影響已經在某些品種上得到體現。
筆者認為,房地產市場降溫對整個商品市場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房地產投機資金流出對商品市場的影響。本輪房地產市場火爆的核心邏輯就是政策放松加流動性寬松。房地產市場作為一個蓄水池,承載了大量的資金,如果房價漲幅放緩特別是本輪調控力度最大的一二線城市房價停漲甚至回調(三四線城市房市投資吸引力遠小於一二線城市),那麼從房地產市場流出的投機資金就要尋找去處,在投資標的本就不多的情況下,股市和期市無疑是資金可能選擇的地方。而新資金進入將加大市場的波動幅度,這既會創造投資機會,也會帶來更多風險。
二是房地產市場放緩可能導致相關需求下降和宏觀經濟增速放緩。調控政策作用於房地產市場應該是遵循以下順序:首先是成交放緩,然後是房價下降及房地產各項數據放緩,並最終帶來宏觀經濟有所放緩。相應地,房地產調控作用於商品市場的三個階段為:利空預期、行業需求下降、行業需求下降疊加經濟增速下降。
在房地產調控中,首當其沖的品種無非是建材類商品,而房地產放緩勢必拖累整個經濟,經濟增速放緩則將影響所有商品(包括農產品(000061,股吧))。
現在調控才剛剛開始,對商品的影響更多通過利空預期來作用,而且即使同樣是建材類品種,房地產政策的影響也會有所不同。最近,建材類品種走勢出現分化,房地產調控開啟後玻璃走勢偏弱,而黑色系則仍高歌猛進。同樣是期貨大幅貼水現貨,「雙焦」走勢逆天,玻璃萎靡,為何?自然是品種間又有不同,區別在於黑色系在去產能,而玻璃產能仍在增加。調控帶來的需求減少預期被」動真格」的去產能抵消,所以房地產利空暫時在黑色系中顯現不出來。
但是,利空影響將隨着房地產數據的惡化逐漸加劇。當去產能任務完成,去產能炒作告一段落,利多不再,黑色系也將淪陷。而房地產市場放緩的程度以及其對宏觀經濟的影響程度將決定何時作用於其他工業品甚至農產品。上述邏輯中或許蘊藏着不少品種間套利機會。(作者單位:魯證期貨)
- 從6月延至9月?市場重估聯準會降息節奏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