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中國1月通膨率上升1.8%!經濟學家稱無實質需求改善

鉅亨網楊智超 綜合報導


專家稱中國的CPI上升僅是過年效應 (圖: AFP)
專家稱中國的CPI上升僅是過年效應 (圖: AFP)

中國今天 (18日) 公布了 1 月份物價指數,年增率達 1.8%,稍不如分析師預期的 1.9%,不過仍優於去年 12 月的 1.6%。然而,經濟學家直稱中國的通膨率僅是短暫的回升,原因是受到過年假期的拉貨潮帶動,當地實質需求並沒有明顯的改善跡象。


根據《CNBC》報導,中國 1 月份的生產者物價指數 (PPI) 則下滑 5.3%,稍優於分析師預期的 5.4% 跌幅,也優於去年 12 月的 5.9% 跌幅。摩根大通(JP Morgan) 首席中國經濟學家 Zhu Haibin 表示,中國的通膨率上升是很明顯的季節性因素影響,中國的過年假期通常都是採購食品、新衣、禮物等用品的消費旺季。多數經濟學家皆同意這項觀點,指出通膨率主要是受到食物價格提升的拉抬,但這個趨勢很可能在未來幾個月開始反轉。

澳盛銀行 (ANZ) 經濟學家 Li-Gang Liu 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表示,蔬菜價格是食物中攀升最明顯的,年增率高達 14.7%,原因在於天氣不佳和過年的效應。中國的通膨率很有可能在 3 月開始下滑,因為 2 月初的食物價格仍在攀升,所以還可望支撐 2 月的整體物價。然而,隨著季節性因素淡去,通膨率的短暫上升也將結束。

中國的 PPI 已經創下連續 47 個月下滑,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下滑幅度開始縮小。德國商業銀行 (Commerzbank) 資深新興市場分析師 Zhou Hao 表示,產能過剩正嚴重傷及中國的工廠產品價格,CPI 和 PPI 的走勢相反則反應出中國正進行結構性的經濟轉型,製造業表現因此較差,服務業則持續向上。部份經濟學家認為,中國今年的 PPI 有望改善,但仍難以重回正成長。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