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計算
台股新聞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今(17)日預告修正「軍商兩用貨品及技術出口管制清單」等草案,新增 18 項高科技管制項目,出口前需向經濟部申請許可。主要鎖定尖端半導體製造設備、量子計算技術、極低溫電子元件,以及具備核能與化學戰劑潛在應用的高純度材料。全面加嚴管理前沿技術,以防止台灣的關鍵技術與貨品轉用於軍事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WMD)用途,展現我國對國際安全義務的承諾。
美股雷達
人工智慧(AI)與量子計算的結合,正為晶片行業帶來新的突破。這些技術不僅能協助發現新型半導體材料,還可優化晶圓廠生產計劃,縮短交貨週期,降低風險,打造更具韌性的供應鏈。數十年來,矽一直是推動電腦發展的核心,但摩爾定律正接近極限。隨著對晶片速度與能效要求的提高,以及供應短缺與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影響,半導體供應鏈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研究院宣布,與量子運算軟體公司 QunaSys 合作開發先進的費米子編碼方法取得第一個完成的重大研究成果,提出一項全新架構,結合先進的費米子編碼與神經網路輔助解碼技術,能有效提升量子化學模擬的效率與可擴展性。鴻海表示,這項突破可以為產業帶來許多潛在價值,例如製藥領域可藉此加速新藥分子設計;材料科學與新能源產業則能更快模擬並發現新型電池、催化劑與先進材料。
美股雷達
據《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的說法,美國川普政府正與多家量子計算公司進行洽談,討論以聯邦資金換取公司的股權,此舉表明川普政府正在擴大干預被視為關鍵的經濟領域。據報導,包括 IonQ、Rigetti Computing 和 D-Wave Quantum 在內的公司,正在討論讓政府成為股東,這將有助於取得專門撥款的資金,而像是 Quantum Computing Inc. 和 Atom Computing 等其他公司也在考慮類似的安排。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旗下鴻海研究院量子計算研究所最新量子容錯計算研究成果再傳捷報,在魔術態淨化(Magic State Distillation, MSD)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實現常數開銷(constant-overhead)的 MSD 協議,資源消耗突破精度瓶頸。
美股雷達
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2025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 Google(GOOGL-US) 量子人工智慧 (Google Quantum AI) 首席科學家德沃雷 (Michel Devoret),以及前量子人工智慧硬體負責人馬丁尼斯 (John Martinis),與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克拉克 (John Clarke)。
科技
瑞典皇家科學院於周二 (7 日) 宣布,將 2025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三位科學家:克拉克 (John Clarke)、德沃雷特 (Michel H. Devoret) 以及馬蒂尼斯 (John M. Martinis)。三位得主獲獎的理由是「發現了電路中的宏觀量子力學穿隧和能量量子化」。
美股雷達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不再僅滿足於人工智慧(AI)晶片領域的領先地位,而是正透過一系列精準的戰略投資,建構一個橫跨量子運算、AI 和機器人技術的未來帝國。根據輝達 2025 會計年度財報,公司資產負債表上的長期股權投資價值已從 2024 會計年度的 13 億美元,增加至 34 億美元,短短一年內成長近三倍。
幣圈
在量子計算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特斯拉 (TSLA-US) 與 SpaceX 執行長馬斯克對比特幣的長期加密安全性表達了新一輪疑慮。他透過旗下的 AI 聊天機器人 Grok 發文探討,當前比特幣所採用的 SHA-256 哈希演算法被強大量子電腦破解的可能性。
美股雷達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周三 (11 日) 在巴黎 VivaTech 大會上重申,量子運算技術正處於轉折點。量子運算或許能夠解決目前需要輝達最先進的 AI 系統耗費數年時間才能解決的問題。黃仁勳補充說,量子運算將在未來幾年內解決「一些有趣的問題」。
美股雷達
美國財經名嘴 Jim Cramer 週二(10 號)表示,華爾街長期忽視新世代投資人關注的熱門股票,呼籲主流金融圈應重視加密貨幣、核能與量子計算類股,因為這些「被邊緣化的公司」其實深受年輕投資者青睞,市場熱度不容小覷。根據《CNBC》報導,Cramer 指出,雖然許多傳統分析師與機構對這些股票不以為意,但從市場參與度來看,年輕人正積極投入。
美股雷達
總部位於馬里蘭州的量子計算公司 IonQ (IONQ-US) 周一宣布,將以 10.75 億美元收購英國量子計算新創公司 Oxford Ionics。該公司表示,Oxford Ionics 創辦人拜蘭思 (Chris Ballance) 和哈提 (Tom Harty) 將在收購完成後繼續留在 IonQ。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今 (21) 日宣布,旗下鴻海研究院最新量子容錯計算成果獲國際頂尖量子計算研討會 QIP 2025(the 28th Annual Quant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onference)接收,這也是鴻海研究院連續四年獲得 QIP 頂級會議接收。
美股雷達
摩根士丹利 (下稱大摩) 摩根士丹利(MS-US)上周四 (9 日) 發佈《2025 年十大主題策略》,其中指出歷史經驗顯示,獲利動能強勁的熱門主題通常具有很強的持續性,如 AI、國防開支和肥胖藥物等,一些尚未引起投資人充分重視的主題如負電價和量子計算等等,今年有望嶄露頭角,成為新的投資熱點。
美股雷達
在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表示量子計算應用還要等數十年之久後,自 12 月以來極度熱門的量子計算概念股在周三 (8 日) 集體大跌。此外,堪稱量子計算領域「當紅炸子雞」的 Quantum Computing (QUBT-US) 在股價高點宣布增發新股,讓股價本就大跌的該股「雪上加霜」。
美股雷達
在全面反托拉斯執法和人工智慧 (AI) 領域激烈競爭的重重壓力下,谷歌 母公司 Alphabet (GOOGL-US) 在 12 月迎來復甦,沒有其他大型科技平台漲幅比得上它。除了特斯拉 (TSLA-US) 之外,其股價本月也上漲了 14%,超過「七巨頭」其他公司。
台股新聞
尖端量子運算新創公司 Quobly 今 (19) 日與意法半導體 (STM-US) 共同宣布,透過運用意法半導體 28 奈米的 FD-SOI 半導體製程技術,合作以生產規模化的量子處理器單元 (QPU),這項合作將使大規模量子運算變得可行且符合成本效益,並使雙方在下一代運算技術上處於領先地位。
Alphabet(GOOGL-US) 的 Google 量子人工智慧創始人兼負責人 Hartmut Neven 周一 (9 日) 公布其最新的量子晶片 Willow。Willow 在不到 5 分鐘的時間內完成了超級難題計算,這需要最快的超級電腦 10 澗 (septillion, 10 的 25 次方) 年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