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
國際政經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 (Howard Lutnick) 周二 (29 日) 表示,川普政府已與一個尚未公開的國家完成初步貿易協議談判,僅待對方國家領袖及國會批准,預料很快正式公布。盧特尼克未透露是哪個國家,但強調並非中國,指出中國談判屬於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負責範疇。
國際政經
彭博周二 (29 日) 援引三位知情人士消息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丁堅持要求俄方掌控烏克蘭東部及南部四個地區,作為結束戰爭協議的前提條件,無視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所提出的停火建議。此舉為本已艱難的俄烏談判再添變數。兩位知情人士指出,川普特使魏科夫 (Steve Witkoff) 上周五於克里姆林宮與普丁展開長時間會談,試圖說服俄方接受以現有戰線停火。
美股雷達
華爾街日報 (WSJ) 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川普政府已經為關稅談判制定一個新框架,將分階段和爭取關稅減免的貿易夥伴展開談判,初步安排是以每周六國、三周 18 國的方式進行,直到 7 月 8 日的緩徵期限屆滿。為了簡化對等關稅的談判,美方談判官員計劃使用美國貿易代表署 (USTR) 制定的新框架,裡面列出談判的大類別,例如關稅和配額、非關稅貿易壁壘、數位貿易、產品原產地原則經濟安全和其他商業問題。
國際政經
根據彭博周五 (25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在接受《時代雜誌》(Time) 訪問時表示,美國有望在未來三到四周內與多個貿易夥伴完成協議談判,以換取關稅減免。他強調,談判即將完成,但未排除未來個別國家可能要求調整條件。川普指出:「我想,接下來三到四周我們就會完成協議。
國際政經
在經歷了數周對貿易夥伴,特別是中國的強硬姿態和局勢升級後,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決策出現了軟化跡象。據《紐約時報》報導認為,這種「遭遇現實」的過程,生動地展現了採取極端強硬路線所帶來的政治和經濟成本。川普在關稅問題上的「膽小鬼眨眼」,以及他隨後撤回威脅解僱聯準會主席的舉動,都顯示出其決策受到了多重複雜因素的影響。
國際政經
中國官方周四 (24 日) 否認與美國有進行任何貿易談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與商務部發言人何亞東均在近期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明確表示,中美雙方目前並未就關稅等經貿問題進行任何磋商或談判。中方:中美正在談判為假消息中方將美方傳出的談判消息斥為「假消息」,並強調這些說法「捕風捉影,沒有事實依據」。
國際政經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周三 (243 日) 表示,川普政府並未向中國單方面提出調降關稅的承諾,強調若要推動美中貿易談判重啟,雙方都必須下調當前處於歷史高位的關稅水準。他坦言,目前的稅率水準如同實質貿易禁令,不利於雙邊關係長期發展。
國際政經
路透周三 (23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正在考慮,於與北京進行貿易談判期間,下調對中國進口商品所施加的高額關稅,作為舒緩雙邊緊張情勢的手段之一。消息傳出後,美股擴大漲幅,顯示市場對潛在和解方案持樂觀態度。消息人士透露,白宮目前正在審慎評估下調中國關稅的可能性,但強調此舉若成真,僅會作為談判的一部分、而非單方面讓步。
美股雷達
高盛執行長 David Solomon 近日在接受 CNBC 專訪時表示,美國川普政府應該先試著達成一些貿易協議,藉此向投資人展示其運作方式,並提供一個可理解的框架,這將對美股市場有所幫助。Solomon 補充說:「我確信的一件事是,如果你能製定一份路線圖,並清楚地了解我們的目標和期望的結果,那麼信心就會提高股市價格。
國際政經
日本首相石破茂發表關稅戰爆發以來最強硬表態,直球面對美國總統川普帶來的貿易壓力。石破茂周一(21 日)在日本國會表示:「如果日本放棄一切,將無法確保國家利益。」這是自川普政府對日本敏感汽車和農業領域發起貿易戰以來,石破茂發表的最具對抗性言論之一。
國際政經
彭博周一 (21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美國預計將於周三 (24 日) 在倫敦與烏克蘭及歐洲盟國舉行會談,商討停火與和平協議的可能方案,顯示川普政府加快推動結束俄烏戰爭的進程。據報導,美國國務卿盧比歐 (Marco Rubio)、川普特使魏科夫(Steve Witkoff) 與凱洛格(Keith Kellogg),將與來自法國、德國、英國與烏克蘭的外交與國安高層會面。
國際政經
美日關稅談判日前在華府舉行,《朝日新聞》周四 (17 日) 報導指出,美國總統川普在跟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會晤時談及日本負擔駐日美軍費用、美國汽車在日銷售以及貿易赤字平衡等三大議題,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武藤容治最新表示,將研究如何實現川普想讓更多美國汽車出現在日本道路上的希望。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周四 (17 日) 駁斥《紐約時報》報導指他勸阻以色列對伊朗發動軍事打擊的說法,並稱自己傾向於和平解決問題,但警告伊朗不要想要擁有核武器,並稱美國不會要伊朗的領土或資源。川普在橢圓形辦公室會見義大利總理梅洛尼時說:「我不急於這麼做,因為我認為伊朗有機會成為一個偉大的國家,過上幸福的生活,不再有死亡,我樂意看到這一點。
台股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祭出核彈級關稅震撼全球,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今 (17) 日表示,「對市場最大的衝擊已經過去」,目前處於關稅談判期,台股投資人觀望心態濃厚,預期仍會呈現狹幅區間量縮整理格局,預估落在 19500-20000 點,但隨著談判逐漸明朗,各國與美方協議陸續出爐,台廠也在思考生產基地轉移因應,可望讓市場愈來愈安心,有助於大盤收復年線。
國際政經
美國財長貝森特周二(15 日)暗示,要完成與主要國家的關稅協議,可能需要比川普政府上周宣布的 90 天暫緩期更長的時間。貝森特周二向 Yahoo Finance 說:「美國有 15 個大型貿易夥伴,除了中國,還有 14 個,我方正在快速行動,為 14 個最大貿易夥伴建立一個程序,其中大多數都有很大逆差。
國際政經
根據彭博周二 (15 日) 報導,美國與歐盟本周針對雙邊貿易關係舉行會談,然而雙方在重大關稅議題上幾無進展。歐盟官員表示,美方目前無意取消針對歐洲鋼鐵、汽車等產業的關稅,僅願意維持部分臨時性減免措施。知情人士透露,歐盟執委會副主席兼貿易事務首席談判代表塞夫柯維奇 (Maros Sefcovic) 本周一在華府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 (Howard Lutnick) 與貿易代表葛里爾 (Jamieson Greer) 會談約兩小時後,對美方立場仍感困惑。
美國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 (White House National Economic Council) 主任哈塞特 (Kevin Hassett) 周四 (10 日) 表示,美國目前已與多個貿易夥伴進行深入協商,並收到來自約 15 個國家提出的具體貿易提案,目前正由貿易代表辦公室評估中。
大陸政經
在美國總統川普周三 (9 日) 宣布,將對中國商品的關稅進一步調升至 125% 後,中國商務部與外交部於周四同日舉行例行記者會,針對美國的關稅行動表達強烈不滿與堅決反制的立場。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在記者會上明確指出,美國近期以各種藉口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貿易夥伴濫施關稅,此舉嚴重侵犯中方企業的正當權益,並嚴重衝擊全球經濟秩序的穩定,中方對此表示強烈譴責與堅決反對。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周二 (8 日) 表示,與南韓的貿易協議前景「看起來很好」,並對即將進行的談判抱持樂觀態度。他在與南韓代理總統韓悳洙 (Han Duck-soo) 進行通話後,於社交媒體上發文稱,兩國正朝著達成互利協議邁進,並且南韓的「頂級團隊」已經準備好飛往美國參與談判。
川普政府官員周日為總統川普宣布的大規模關稅行動進行辯護,聲稱此舉已讓眾多受新關稅影響的國家紛紛要求進行談判。農業部長 Brooke Rollins 在 CNN 的「State of the Union」節目中表示:「我們有 50 個國家正熱線聯繫白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