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
港股
據港媒報導,在李嘉誠長和集團出售巴拿馬港口等多個全球港口核心資產一事懸而未決之際,其次子、「小超人」李澤楷正進行一系列受外界矚目的動作。近日,李澤楷控制的泛亞洲人壽保險公司富衛集團再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這是富衛集團繼 2022 年和 2023 年後的第三次港股 IPO 嘗試。
大陸政經
據《每經網》周四(22 日)報導,長和聯席董事總經理黎啟明表示,港口交易要經過很多審查,長和一定會全力配合,在交易沒被批准之前,絕對不會實施。長和也曾在 5 月 12 日發布公告,稱原本計劃在 5 月 22 日股東周年大會上講述港口交易的情況,但鑑於近日不斷有股東和媒體查詢,長和特此聲明:「此交易絕不可能在任何不合法或不合規的情況下進行。
國際政經
美國最繁忙港口、洛杉磯港的執行董事 Gene Seroka 表示,儘管美中關稅休兵,該港口不認為貨櫃進口量將飆升。該港口也是美國對中國貿易最大港口。Seroka 周一 (19 日) 說:「你們將不會在洛杉磯港看到大量的貨物。」針對運往洛杉磯港的貨櫃輪訂艙量,他說:「亞洲對前往洛杉磯港的貨櫃預訂量預期會小幅增加,但不到讓我們措手不及的程度。
香港長江和記周一(12 日)發布公告,稱原本計劃在 5 月 22 日股東周年大會上講述港口交易的情況,但鑑於近日不斷有股東和媒體查詢,長江和記特此聲明:「此交易絕不可能在任何不合法或不合規的情況下進行。」長江和記說,有關條文已於 3 月 4 日公告中說明:「交易之完成取決於一系列條件的達成,包括法律和監管部門之同意及批准、不存在違法或法律禁止的情況、獲得公司股東的必要批准以及最終文件中約定的其他適當及常規條件。
國際政經
美國西岸港口官員在當地時間上周五(9 日)上午表示,過去 12 個小時沒有一艘從中國出發的貨船向美國西岸兩個主要港口運送貨物,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從未發生過的情況。據美國《CNN》上周六報導,6 天前有 41 艘船排定從中國出發前往聖佩德羅灣港區,這個港區包含加州洛杉磯港和長灘港,但到了上周五,船隻數量掛零。
受到川普對中國加徵 145% 關稅影響,美國港口貨運量大幅下降,恐重創美國經濟和消費者生活,川普 8 日被問及此事時不以為意,稱這是「好事」,政論雜誌《新共和》痛批川普「自曝愚蠢」。儘管港口業務放緩,讓成千上萬碼頭工人和卡車司機擔心自己的工作,川普不以為意地提出見解:「這意味著我們損失的錢少了,如果我們不做生意,我們的情況會更好。
根據《CNBC》周五 (9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商品加徵超過 145% 高關稅的措施正式生效,首批受影響的貨櫃船已陸續抵達美國洛杉磯和長灘兩大港口。根據 MarineTraffic 數據,已有 7 艘從中國出發的貨船停靠美國港口,另有 5 艘貨船即將抵達,總計超過 12,000 個貨櫃正面臨高額關稅。
大陸政經
香港《大公報》周四(1 日)在時評中表示,長和出售港口事件,中國外交部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先後發聲,表達了中央的強烈關切和嚴正警示,但長和對此充耳不聞,執迷不悟,如果長和決意一條路走到黑,最終結果必將碰得頭破血流。《大公報》說,中央的態度自始至終都非常清晰。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啟動的 145% 對中全面關稅正重創美中貨櫃運輸量,美國港口進口驟減,導致物流業與港口城市就業風險升高。儘管船公司大幅減班試圖支撐價格,市場依舊籠罩不確定陰影,尤其在 90 天關稅緩衝期即將於 7 月結束之際,業界對後續進口斷鏈與價格波動憂心忡忡。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已在市場引發擔憂,許多人害怕這可能會導致美國經濟成長在 2025 年出現顯著放緩。到目前為止,這種擔憂主要體現在一些的調查數據中,但現在,一個關鍵的實際指標也開始閃爍警示信號。這個早期警訊來自重要的貿易門戶—洛杉磯港。根據預測,截至 5 月 10 日當周,抵達洛杉磯港的進貨量預計將比去年同期低約 36%。
國際政經
英國《金融時報》27 日報導,川普政府計劃通過對中國建造的船隻徵收「港口費」來迫使相關公司使用美國運輸船,但美國石油學會近日向美國政府發出警告,指出該產業無法遵守川普總統針對中國船舶的新規定,因為「美國目前並沒有符合運輸條件的船隻」。為了振興美國造船業,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於本月 17 日發佈公告,宣布將從 180 天后開始對中國船隻徵收港口費,並在三年後對使用外國船舶運輸液化天然氣(LNG)實施限制。
三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國總統川普預計將於周三 (9 日) 簽署一項行政命令,旨在重振美國造船業並削弱中國對全球航運業的控制。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議員多年來一直警示,中國在海上的主導地位日益增強,而美國海軍的戰備能力日益下降。據《路透》報導,媒體掌握的行政命令草案顯示,美國計劃對停靠美國港口的任何中國製造或懸掛中國國旗的船隻收取費用,並將敦促盟友採取類似行動,否則將面臨報復。
A股港股
根據中國交通運輸部於 3 月 29 日發布的數據,2024 年,全國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 176 億噸,貨櫃吞吐量則達到 3.3 億標準貨櫃。同期,在全球貨物和貨櫃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中,中國分別佔據八席和六席。據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多年來,中國已形成環渤海、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世界級港口群,港口基礎設施規模持續保持世界第一。
港股
李嘉誠家族商業帝國旗下旗艦企業長和 (00001-HK)今 (31) 日在港交所發布公告表示,該公司董事會知悉最近與可能分拆本公司全球電訊資產及業務有關的若干媒體報導。長和不時接獲建議並探索及評估可供考慮的機會,藉以提升股東長遠價值,包括跟該公司全球電訊業務的資產及營運相關的可能交易(包括分拆上市)。
大陸政經
據香港《南華早報》周四(27 日)報導,目前距離李嘉誠旗下香港長江和記集團與美國貝萊德集團牽頭的財團簽署兩座巴拿馬港口股權交易的截止日期,僅剩一周時間,但該公司和香港特區政府的博弈仍在繼續。目前長和集團和港府仍在商討「合理解決辦法」。消息人士周三透露,港府在 3 月 4 日意外得知長和集團將向美方出售其所有海外港口業務後,立即與該公司聯繫。
港股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報導,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和記實業 (下稱長和) 出售港口業務的計劃雖然引來中國不滿,但仍繼續推動交易,爭取按原定計劃於 4 月 2 日前簽訂協議。報導指出,長和計劃將兩個巴拿馬港口出售給由貝萊德(BlackRock)牽頭的集團,相關交易正按計劃推進,顯示中國當局對該交易的憤怒尚未對談判造成干擾。
國際政經
《彭博社》報導,中國官方已開始調查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和記實業 (下稱長和) 將巴拿馬運河港口運營權出售給美方之交易,主要關注此舉是否有潛在的安全漏洞,以及是否違反反壟斷法規,若調查顯示確有問題,中方將有權依法終止這項交易。資料顯示,中國此前已成功終止至少三項類似的國際併購。
美股雷達
美國資產管理巨擘貝萊德 (BlackRock) 早前以 230 億美元的價格,從香港長江和記實業手中收購巴拿馬運河兩岸的數個重要港口。這項由貝萊德及其近期收購的全球基礎設施合作公司 (Global Infrastructure Partners, GIP) 以及 Terminal Investment Limited(TIL) 組成的財團,將收購長江和記旗下巴拿馬港口公司 (Panama Ports Company)90% 的股權,該公司目前擁有並營運位於巴拿馬運河太平洋端巴爾波亞港 (Balboa) 克里斯托博爾港 (Cristobal)。
港股
處於輿論風口的長和 (0001-HK) 周四 (20 日) 發布 2024 年業績報告。2024 年度總營收 4766.8 億港元,年增 3.3%。歸屬普通股股東應占溢利為港幣 170.887 億元,較 2023 年下跌 27%;每股盈餘港幣 4.46 元。
美股雷達
據《路透》周四 (6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 (Donald Trump) 讚揚美國公司貝萊德 (BlackRock) 主導財團,成功收購香港長江和記實業旗下價值 228 億美元的港口業務,其中包括該集團在巴拿馬運河沿線持有資產。此交易將使美國財團掌控巴拿馬運河的關鍵港口,與白宮呼籲將這些設施從「中國控制」中移除的立場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