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周三 (15 日) 報導,儘管美國最繁忙港口洛杉磯港第三季總貨運量創下紀錄,但 9 月進口量已連續第二個月下滑。全美零售聯盟 (NRF) 預測,受川普關稅和美中貿易戰影響,2026 年 1 月進口量將較今年同月大減 16%。洛杉磯港第三季處理 290 萬個 TEU(20 呎標準貨櫃),超越去年同期紀錄。
國際政經
根據《CNBC》報導,中國交通運輸部周五 (10 日) 宣布,自 10 月 14 日起,將對美國船舶停靠中國港口徵收費用,作為回應美國同日對中國船舶徵收港口費的措施。中方批評美方做法「嚴重違反國際貿易原則」,並稱已對中美海運貿易造成「嚴重損害」。
能源
國際油價周五 (12 日) 一度反彈近 2%,主因是烏克蘭無人機攻擊俄羅斯一座主要輸油港口,導致裝船作業暫停,抵銷了市場對供應過剩與美國需求疲弱的擔憂。據烏克蘭國安局 (SBU) 官員向《路透》表示,無人機攻擊發生在俄羅斯西北部的普里莫爾斯克 (Primorsk) 港,這裡是該國最大原油與燃料出口終端之一,事件迫使當地在周四深夜暫停裝船作業。
俄羅斯無人機近日再次對烏克蘭北部及南部多處能源設施發動攻擊,造成嚴重破壞,導致近 6 萬戶居民停電。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強調,將下令對俄羅斯境內發動更深度的反擊,以回應此次襲擊。根據《路透》報導,俄烏戰爭已持續三年半,近期雙方皆加強空襲行動。
國際政經
《勞氏日報》8 月 5 日報導,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被指定為執行和徵收針對中國船舶港口費的代理機構。未繳費的船隻將禁止進行貨物裝卸,或扣留離港許可,直到確認付款為止。消息人士透露,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財務辦公室正在與美國財政部合作,在美國政府官方支付網站 Pay.gov 上建立一個新的獨立支付表格,以方便自動清算所直接從銀行賬戶扣款,避免現金或其他實物支付。
港股
據《路透》報導,長江和記實業出售其價值 228 億美元的港口業務大部分股份的計畫,不太可能在短期內敲定,因為政治因素持續存在,消息人士稱,獨家談判期限很可能將延長。這項交易涵蓋長和在全球 23 個國家擁有的 43 座港口,其中包括兩座位於戰略要地巴拿馬運河附近的港口。
國際政經
香港首富李嘉誠港口交易案再現反轉,因全球資產管理巨頭貝萊德近日做出關鍵妥協,同意讓中遠海運集團參與併購交易。這一轉折背後反映出中美在全球航運關鍵節點上的激烈競爭。《北向財經》報導,貝萊德態度突變原因顯而易見,若沒中國企業參與,這筆價值 228 億美元的交易將難以完成。
港股
根據《華爾街日報》(WSJ) 周四 (17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中國政府據傳施壓,要求旗下航運巨擘中遠海運 (01919-HK)(601919-CN) 取得港口股權,否則將阻撓美國投資公司貝萊德 (BLK-US) 與地中海航運 (MSC) 聯手收購長江和記實業全球港口資產的交易。
美股雷達
CNBC 周二 (24 日) 報導,為了趕在美國總統川普對美中關稅談判設下的 8 月 12 日期線,美國進口商正加速把貨物從中國運往美國,使美西的洛杉磯港和長灘港有一波貨櫃湧入。根據南加州海事交流中心 (Marine Exchange of Southern California) 與美國海岸防衛隊所管理的船舶追蹤服務,船隻進港數量這幾天以來持續上升,周五為 64 艘、周六為 68 艘、周日為 64 艘。
大陸政經
中國港口上週迎來了有史以來最繁忙的一週,這很可能是由於出口商趕在下月初可能實施的關稅之前,爭相將貨物盡快運往美國。中國交通運輸部週二 (24 日) 表示,上週國內外運輸的標準貨櫃數量約為 670 萬個。與前一週相比,貨運量成長了近 6%,此增長發生在 6 月初與華盛頓達成貿易休戰之後。
大陸政經
一艘從中國港口出發載有 3,000 多輛汽車的滾裝船在太平洋上起火,近日引發關注。經船東方 Zodiac Maritime 公司確認,「Morning Midas」輪上全部 22 名船員無人傷亡,已經棄船,並被安全轉移。據《每日經濟新聞》周四(5 日)報導,經確認,上汽安吉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為「Morning Midas」輪的包租方,負責貨物配載計畫,船舶的船員配備和營運管理則由船東方負責。
港股
據港媒報導,在李嘉誠長和集團出售巴拿馬港口等多個全球港口核心資產一事懸而未決之際,其次子、「小超人」李澤楷正進行一系列受外界矚目的動作。近日,李澤楷控制的泛亞洲人壽保險公司富衛集團再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這是富衛集團繼 2022 年和 2023 年後的第三次港股 IPO 嘗試。
大陸政經
據《每經網》周四(22 日)報導,長和聯席董事總經理黎啟明表示,港口交易要經過很多審查,長和一定會全力配合,在交易沒被批准之前,絕對不會實施。長和也曾在 5 月 12 日發布公告,稱原本計劃在 5 月 22 日股東周年大會上講述港口交易的情況,但鑑於近日不斷有股東和媒體查詢,長和特此聲明:「此交易絕不可能在任何不合法或不合規的情況下進行。
國際政經
美國最繁忙港口、洛杉磯港的執行董事 Gene Seroka 表示,儘管美中關稅休兵,該港口不認為貨櫃進口量將飆升。該港口也是美國對中國貿易最大港口。Seroka 周一 (19 日) 說:「你們將不會在洛杉磯港看到大量的貨物。」針對運往洛杉磯港的貨櫃輪訂艙量,他說:「亞洲對前往洛杉磯港的貨櫃預訂量預期會小幅增加,但不到讓我們措手不及的程度。
香港長江和記周一(12 日)發布公告,稱原本計劃在 5 月 22 日股東周年大會上講述港口交易的情況,但鑑於近日不斷有股東和媒體查詢,長江和記特此聲明:「此交易絕不可能在任何不合法或不合規的情況下進行。」長江和記說,有關條文已於 3 月 4 日公告中說明:「交易之完成取決於一系列條件的達成,包括法律和監管部門之同意及批准、不存在違法或法律禁止的情況、獲得公司股東的必要批准以及最終文件中約定的其他適當及常規條件。
國際政經
美國西岸港口官員在當地時間上周五(9 日)上午表示,過去 12 個小時沒有一艘從中國出發的貨船向美國西岸兩個主要港口運送貨物,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從未發生過的情況。據美國《CNN》上周六報導,6 天前有 41 艘船排定從中國出發前往聖佩德羅灣港區,這個港區包含加州洛杉磯港和長灘港,但到了上周五,船隻數量掛零。
受到川普對中國加徵 145% 關稅影響,美國港口貨運量大幅下降,恐重創美國經濟和消費者生活,川普 8 日被問及此事時不以為意,稱這是「好事」,政論雜誌《新共和》痛批川普「自曝愚蠢」。儘管港口業務放緩,讓成千上萬碼頭工人和卡車司機擔心自己的工作,川普不以為意地提出見解:「這意味著我們損失的錢少了,如果我們不做生意,我們的情況會更好。
根據《CNBC》周五 (9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商品加徵超過 145% 高關稅的措施正式生效,首批受影響的貨櫃船已陸續抵達美國洛杉磯和長灘兩大港口。根據 MarineTraffic 數據,已有 7 艘從中國出發的貨船停靠美國港口,另有 5 艘貨船即將抵達,總計超過 12,000 個貨櫃正面臨高額關稅。
大陸政經
香港《大公報》周四(1 日)在時評中表示,長和出售港口事件,中國外交部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先後發聲,表達了中央的強烈關切和嚴正警示,但長和對此充耳不聞,執迷不悟,如果長和決意一條路走到黑,最終結果必將碰得頭破血流。《大公報》說,中央的態度自始至終都非常清晰。
A股港股
根據中國交通運輸部於 3 月 29 日發布的數據,2024 年,全國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 176 億噸,貨櫃吞吐量則達到 3.3 億標準貨櫃。同期,在全球貨物和貨櫃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中,中國分別佔據八席和六席。據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多年來,中國已形成環渤海、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世界級港口群,港口基礎設施規模持續保持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