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
銀行
兆豐銀行在金融教育及普惠金融推動上成果斐然,榮獲金管會「114 年度金融教育貢獻獎」雙項殊榮。兆豐銀行以「兆福樂齡人生」主題首度參賽即勇奪「最佳普惠獎—卓越獎」,並連續兩年榮獲「走入校園與社區辦理金融知識宣導活動—最佳投入獎」,展現其深耕社會、提升全民金融素養的決心與成效。
台股新聞
為解決房貸荒,金管會 9 月宣布新青安貸款不計入銀行法放款天條,房仲業者彙整金管會統計資料,銀行不動產放款今年 9 月較上月減少約 100 億元,而整體資產增加 2400 億元,不動產放款比率降至 25.77%,已連續 4 個月下滑,創下今年以來新低。
台股新聞
中央銀行今 (22) 日公布 9 月五大銀行新承作房貸金額為 505.04 億元,較 8 月減少 111.54 億元,創下 2 年 5 個月以來的新低,房貸利率同步降至 2.294%,顯見央行信用管制措施持續發揮效果,房市熱度明顯降溫。央行統計顯示,9 月五大銀行 (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銀) 新承作放款加權平均利率為 2.12%,較 8 月的 2.196% 下滑 0.076 個百分點,若扣除國庫借款,利率為 2.155%。
台灣房市
根據統計,2025 年第一季全台平均房貸期數達 319 期,較前一季增加 2 期,等於平均貸款又多了兩個月,房貸期數再刷新紀錄,2023 同期全台平均房貸期數還在 300 期以下,最新統計六都平均房貸期數都超過 26 年,顯示 30 年房貸已逐漸取代 20 年房貸,成為市場第一主流。
台股新聞
台灣經濟研究院今 (25) 日公布 8 月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 97.41 點,月增 2.66 點,台經院認為,因台灣央行第三季理監事會並未鬆綁選擇性信用管制,料短期內房市交易結構,將持續呈現「量縮價緩跌」的格局。營造業方面,台經院說明,過往工期有遞延的建案,陸續進入驗收交屋階段,相關工程加速推進支撐其銷售額成長,使 8 月整體營造業景氣呈現持平。
銀行
房價走揚同時,車價造成的負擔也不輕,房仲業者根據聯徵中心最新資料,統計同時揹負房貸及車貸的雙貸族人數及平均貸款金額,至今年 7 月為止,房車雙貸的人數全台超過 9.5 萬人,人均背債金額高達 756.6 萬元,都雙雙創下統計以來的新高紀錄,且比房貸加信貸的 740.5 萬元還高,顯示養房又養車的壓力山大。
台股新聞
台灣央行今 (18) 日召開第三季理監事會議,並未鬆綁對房市的管控,央行總裁楊金龍強調,銀行體系資金足以支應預售屋房貸所需,並提醒,購屋者的貸款條件是由銀行核予,並非與建商簽訂購屋契約時建商或代銷人員宣稱的貸款條件;目前,預售屋解約案件比重僅 1.1%,實際上未見解約潮席捲全台情形。
台股新聞
台灣央行今 (18) 日召開第三季理監事會,並未鬆綁對房市的管控,央行總裁楊金龍直指,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占總放款比率雖從去年 6 月的 37.61% 緩降至目前 36.74%,「下降的速度還是不夠快」,仍要持續觀察,第四季可能會做一個選擇性信用管制的總檢討。
國際政經
根據《彭博》周三 (17 日) 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過去在房貸文件中,也曾同時承諾兩處不同房產為「主要住所」,情況與美國總統川普用來撤換聯準會 (Fed) 理事庫克 (Lisa Cook) 的指控類似,引發外界對白宮「雙重標準」的質疑。
銀行
為配合政府推動「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簡稱新青安),臺灣銀行今(11)日宣布,即日起放寬貸款審核標準,針對無自用住宅的購屋族群,將「收支比率」審核基準由原本的 200% 調降至 180%,讓符合資格的民眾在相同收入條件下,可申請更高額度的購屋貸款,減輕資金壓力。
台灣房市
銀行房貸貸款難,高雄這幾區核貸件數直接腰斬。房仲業者根據聯徵中心資料統計,高雄市今年上半年新增房貸件數為 1 萬 189 件,相比去年同期,整體核貸量少了約 4 成,為自 2021 年台積電 (2330-TW) 宣布設廠以來的最低點。同時,有 6 個主要行政區,上半年新增房貸件數對比去年同期直接腰斬。
台股新聞
民眾向銀行申辦購屋貸款時,部分銀行可能會建議借款人投保房貸壽險,金管會今 (9) 日提醒消費者,房貸壽險並非法令強制投保項目,銀行亦不得以此作為核准房貸的必要條件,民眾在投保房貸壽險商品前,應確實評估是否有需求。 金管會提醒消費者注意五大事項:一、 銀行辦理房屋貸款業務時,不得以購買房貸壽險商品做為貸款之搭售條件或於貸款過程中不當勸誘,故購買房貸壽險並非銀行審核房屋貸款的前提條件,民眾應基於自身保障需求,而非因該商品為銀行貸款的附加條件而購買。
美股雷達
美國購屋成本越來越高。根據房地產公司 Zillow 的最新數據,自 2020 年以來,美國房地產市場總價值已飆升 57%,達到創新高的 55 兆美元。意味著短短五年內,美國房市價值增加了 20 兆美元。調查結果顯示,儘管房貸利率高漲,讓許多潛在買家卻步,賣家也紛紛降價求售,但市場價值依舊持續攀升。
台股新聞
行政院昨(4)日正式拍板,將新青年安心成家貸款(新青安)排除在《銀行法》第 72 條之 2 不動產放款集中度上限之外,為公股銀行房貸業務鬆綁,釋出千億元資金活水。此一政策一出,台北股市營建類股應聲亮燈漲停,等待撥款的民眾更直呼「水龍頭開了」,公股行庫先後表態支持,但也有銀行高層坦言受限於央行規定:「水龍頭開著也沒水」。
台股新聞
行政院拍板,自 2025 年 9 月 1 日起,銀行承作的新青安貸款案件,將不再計入《銀行法》第 72 條之 2 所規範的「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總額,以確保首購與自住民眾的購屋權益。外界憂心是否重演炒房狀況,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表示,目前新青安件數與金額均已回歸正常,時空背景不同,此次放寬就是為了支應公股銀行,在金融穩健與社會需求之間取得平衡,保障民眾基本居住權益。
台股新聞
日前國銀限縮房貸引發民怨,行政院長卓榮泰向行庫喊話「水龍頭要開大一點」,今 (4) 日更拍板新青安將可排除在《銀行法》72-2 條 30% 限制。北富銀總經理郭倍廷受訪時指出,目前距離內部設立 28% 警戒線還有一段距離,不過,已經向央行承諾要持續改善不動產集中度問題,該比率已降至 4 成左右,預計年底前可達標。
台股
KPMG 今 (3) 日發布《全球銀行永續揭露報告》,指出儘管全球 91% 的銀行承諾邁向淨零,實際揭露卻明顯落後,尤其房地產貸款的揭露品質,明顯低於企業貸款。報告分析全球 33 家主要銀行,發現永續資訊的關聯性、重大性與數據品質,已成評估銀行轉型進度的核心指標。
台灣房市
根據聯徵中心統計顯示,2025 年第二季國人新增房貸的金額平均超過 1000 萬元,相較 10 年前同期平均每筆貸款金額就多出 300 萬元,加上新青安後申請房貸件數量爆量,與不動產開發興盛,都導致銀行資金加速流出,近期市場已經有些風向討論,主管機關可能會朝向保障首購方向努力。
台灣房市
青壯年族群近年來逐漸成為購房主力,不過隨著房價高漲,購屋壓力日益增重。房仲業者彙整聯徵中心資料,全台 20-40 歲購屋族群,上半年平均需拿出 342.8 萬元的頭期款;其中,房價最高的台北市,頭期款則平均需準備 668 萬元,相較去年同期,多出近百萬元。
國際政經
美國聯準會(Fed)理事庫克(Lisa Cook)週二(2 日)在法庭文件中對美國總統川普試圖解除她職務的行動提出詳細反駁,稱現在就她在任命確認過程中披露的抵押貸款資訊而解僱她「為時已晚」。根據《路透》報導,庫克在提交給美國地方法院的一份文件中表示,她在 2022 年聯準會理事任命的審查過程中,已向白宮及美國參議院申報三筆房產貸款資訊,任何申報上的差異在審查時即已知曉,不能成為川普現在解雇她的理由。